预防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疫苗

综述问题

我们评估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预防健康老年人的带状疱疹。

背景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在神经细胞中可以多年处于非活性状态。病毒可以重新激活,通过神经传播到皮肤,并沿着神经通路产生水泡。这种情况被称为带状疱疹,主要影响免疫力低下的人,如老年人。在水泡出现之前,症状可能包括瘙痒、麻木、刺痛或局部疼痛。带状疱疹导致神经炎症和剧烈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从每1000人每年2.08例到6.20例(即特定时间段内每群高危人群的新病例数)。这个数字正在增长,部分原因是人们活得更长了。

这是最近更新于2016年的Cochrane综述的更新。

检索日期

2019年1月31日。

研究特征

在这次更新中我们纳入11项新研究涉及18,615名受试者;现综述纳入的证据来自24项研究涉及88,531名受试者。大多数研究是在欧洲和北美的高收入国家进行的,而两项研究是在日本进行的。研究受试者是在抵抗感染没有困难的60岁或以上的健康人,其中大多数是白种人妇女。随访时间从28天到7年不等。所有主要研究报告都以英文发表。

研究资金来源

大多数研究由制药公司资助,一项研究从一所大学研究基金会获得资金。

主要结果

一项大型的高质量研究,纳入38,546名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受试者,比较了带状疱疹活疫苗(live zoster vaccine, LZV)与假(安慰剂)疫苗(皮下注射给药),发现活性疫苗可以预防带状疱疹三年。疫苗的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至中度,针对全身症状和注射部位反应。

RZV是一种含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加佐剂的新疫苗。佐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增强身体对刺激物(细菌、病毒和看似外来和有害的物质)的反应来保护自己。这种疫苗共需要两次肌肉注射,间隔两到六个月。两项研究(29,311名受试者进行安全性评估,22,022名受试者进行有效性评估)比较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ecombinant zoster vaccine, RZV)与安慰剂报告,接受RZV的人有较少带状疱疹的发生,但是有更多的全身症状和注射部位反应。大多数受试者报告这些不良反应是轻度至中度的。需要注意的是,未接受第二剂疫苗的受试者人数高于安慰剂组。

证据质量

我们评估证据的整体质量是中等的,因为研究纳入很多受试者。

作者结论: 

LZV和RZV可有效预防带状疱疹长达三年(主要研究没有随访受试者超过三年)。迄今为止,在收到每种疫苗基本时间表后,尚无数据建议重新接种。两种疫苗都会产生轻度至中度的全身和注射部位不良事件。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带状疱疹是一种神经皮肤疾病,由导致水痘的病毒重新激活引起。水痘发作后病毒可潜伏在脊柱的敏感背神经节中。多年后,随着免疫力的下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 VZV)可以重新激活并引起带状疱疹,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并显著损害受影响者的生活质量。衰老的自然过程和细胞免疫降低有关,这会使老年人易患带状疱疹。预防接种减毒活性的VZV激活产生特定T细胞,避免病毒重新激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一种带有减毒活性病毒的带状疱疹疫苗,即LZV用于老年人的临床应用,该疫苗已经在大人群中进行了试验。一种新的辅助重组VZV亚基带状疱疹疫苗,即RZV也已被批准。它由重组VZV糖蛋白E和基于脂质体的AS01B辅助系统组成。

这是最近更新于2016年的Cochrane综述的更新。

研究目的: 

评估用于预防老年人带状疱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 

对于2019年更新,我们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第1期,2019年1月)、MEDLINE(1948年至2019年1月)、Embase(2010年至2019年1月)、CINAHL(1981年至2019年1月)、LILACS(1982年至2019年1月)、WHO ICTRP(2019年1月31日)和ClinicalTrials.gov(2019年1月31日)。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将带状疱疹疫苗(任何剂量和效力)与任何其他类型的干预措施(例如水痘疫苗,抗病毒药物),安慰剂或无干预措施(无疫苗)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或准RCT。结局指标为带状疱疹、不良事件(发生在疫苗接种后任何时间的死亡、严重不良事件、全身反应或局部反应)和脱落。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Cochrane建议的标准方法学程序。

主要结果: 

本次更新纳入11项新的研究涉及18,615名受试者。本综述现在共纳入24项研究涉及88,531名受试者。只有三项研究评估了接种疫苗与安慰剂组的带状疱疹发病率。大多数研究在欧洲和北美高收入国家进行,纳入60岁或60岁以上没有免疫抑制合并症的健康白种人(被理解为白人受试者)。两项研究在日本进行。15项研究使用LZV。9项研究使用RZV。

证据的总体质量为中等。主要结局指标(带状疱疹发生率)和次要结局指标(不良事件和脱落)的大多数数据来自具有低偏倚风险并纳入大量受试者的研究。

一项纳入38,546名受试者的大型研究中,接种LZV(皮下注射一剂)的受试者在长达三年的随访中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低于接受安慰剂的受试者(RR=0.49, 95%CI [0.43, 0.56]; RD=2%; 额外获益结局需要治疗数(NNTB)为50;中等质量证据)。在严重不良事件方面接种组和安慰剂组没有差异(RR=1.08, 95%CI [0.95, 1.21]或死亡(RR=1.01, 95%CI [0.92, 1.11];中等质量证据)。接种组发生一种或多种不良事件(RR=1.71, 95%CI [1.38, 2.11];RD=23%;额外一例获益需治疗人数NNTH=4.3)和注射部位轻度至中度不良事件(RR=3.73, 95%CI [1.93, 7.21];RD=28%;NNTH=3.6)的发生率较高(中等质量证据)。这些数据来自四项研究涉及6980名60岁或60岁以上的受试者。

两项研究(29,311名受试者进行安全性评估和22,022名受试者进行有效性评估)比较RZV(肌肉注射两次,间隔两个月)与安慰剂。接种新疫苗的受试者在3.2年随访时,带状疱疹的发生率较低(RR=0.08, 95%CI [0.03,0.23];RD=3%;NNTB=33;中等质量证据)。接种组和安慰剂组在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RR=0.97, 95%CI [0.91, 1.03])或死亡(RR=0.94, 95%CI [0.84, 1.04];中等质量证据)。接种组有较高的发生率在不良事件、全身症状(RR=2.23, 95%CI [2.12, 2.34];RD=33%;NNTH=3.0)和任何局部症状(RR=6.89, 95%CI [6.37, 7.45];RD=67%;NNTH=1.5)。虽然大多数受试者报告症状是轻度至中度,接种组的脱落风险(受试者在接种第一次后两个月未返回接受第二次接种)高于安慰剂组(RR=1.25, 95%CI [1.13, 1.39];RD=1%;NNTH=100,中等质量证据)。

只有一项研究报告资助来自非商业来源(一所大学的研究基金会)。纳入的其他研究资助均来自于制药公司。

我们没有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翻译笔记: 

译者:左凯妮(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审校:杨鸣(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0年3月31日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