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比较高剂量率与低剂量率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研究背景

由于子宫颈癌组织对辐射非常敏感,放射疗法已成功用于治疗子宫颈癌近一个世纪。由于生存期和局部控制率的提高,外束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EBRT)联合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intracavity brachytherapy, ICBT)已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法。ICBT分为低剂量率(low dose rate, LDR)、中剂量率(medium dose rate, MDR)和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 HDR)三种模式。许多研究认为LDR治疗后对正常组织的修复效果更好,所以LDR由于HER然而,由于HDR在现代联合ICBT中的一些潜在优势,相较于LDR ICBT,HDR ICBT在过去20年越来越多地被使用。

系统综述问题

尽管HDR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势,但与LDR近距离治疗相比,HDR的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我们进行了这项系统综述,以评估HDR和LDR ICB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妇女的疗效和安全性。

主要发现

四项涉及1265名女性的研究纳入了我们的Meta分析,以比较HDR和LDR ICBT。合并的结果表明,在3年、5年和10年的总生存率、5年和10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3-5年无复发生存率、3年和5年局部控制率、局部和远处复发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仅在并发症方面,HDR ICBT的小肠并发症的数量略有增加。这些结果证实,HDR与LDR比较,在联合ICBT时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没有显著差异。

证据质量

我们纳入了三个随机对照试验和一个准随机对照试验。只有两个试验描述了随机化的方式,但他们没有给出关于分配、隐藏和盲法的细节。然而,所有试验在结果数据缺失(损耗偏倚)和选择性报告(报告偏倚)方面都存在低风险偏倚。在试验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影响了根据证据质量得出任何明确的结论。根据GRADE,证据的质量为低至中等。

研究背景

本综述是2010年发表的原始Cochrane系统综述(第7期)的更新版本。

宫颈癌是第二大常见的癌症,也是妇女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放射治疗已成功用于治疗宫颈癌近一个世纪。外束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EBRT)联合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intracavity brachytherapy, ICBT)已成为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法。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 HDR)或低剂量率(low dose rate, LDR)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否能改善宫颈癌妇女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并发症结局仍存在争议。

研究目的

评估HDR与LDR ICBT联合EBRT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妇科癌症小组专业注册(Cochrane Gynaecological Cancer Group Specialised Register)以及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中心(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MEDLINE(1966年-2014年3月)、EMBASE(1974年-2014年3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2014年3月)的相关原始发表的试验。

纳入排除标准

将HDR与LDR ICBT联合EBRT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和准RCT进行比较。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系统综述作者使用标准化表格独立提取数据。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 RFS)和盆腔控制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复发率和并发症。

主要结果

四项涉及1265名女性的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在我们比较HDR和LDR ICBT的Meta分析中,3年、5年和10年总生存率的汇总风险比(RRs)分别为0.95(95%CI[0.79, 1.15])、0.93(95%CI[0.84, 1.04])和0.79(95%CI[0.52, 1.20]);5年和10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分别为0.95(95%CI[0.84, 1.07])和1.02(95%CI[0.88, 1.19])。3年和5年的RFS的RR分别为1.04(95%CI[0.71, 1.52])和0.96(95%CI[0.81, 1.14])。对于局部控制率,3年和5年的RR分别为0.95(95%CI[0.86, 1.05])和0.95(95%CI[0.87, 1.05]);局部复发的RR为1.09(95%CI[0.83, 1.43]),局部和远处复发的RR为0.79(95%CI[0.40, 1.53]),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RR为2.23(95%CI[0.78, 6.34]),远处转移的RR为0.99(95%CI[0.72, 1.35])。膀胱、乙状结肠和小肠并发症的RR分别为1.33(95%CI[0.53, 3.34])、1.00(95%CI[0.52, 1.91])和3.37(95%CI[1.06, 10.72])。结果表明,HDRs组除小肠并发症增加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

作者结论

自本系统综述的上一个版本以来,没有新的研究被确定纳入本综述以提供额外的信息。本系统综述显示HDR与LDR ICBT在宫颈癌妇女的OS、DSS、RFS、局部控制率、复发、转移及治疗相关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由于HDR ICBT的一些潜在优势(刚性固定,门诊治疗,患者方便,来源和涂抹器定位的准确性,个性化治疗),我们建议在宫颈癌的所有临床阶段使用HDR ICBT。纳入研究的总体偏倚风险较高,因为许多偏倚风险条目存在高风险或不明确风险来源。GRADE对证据质量的评价为低至中等。

翻译笔记

原译者:温海煜(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审校: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1年12月21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更新译者:陈闪闪(北京中医药大学),审校: 姜若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0月2日

引用文献
Liu R, Wang X, Tian J, Yang K, Wang J, Jiang L, Hao XY. High dose rate versus low dose rate intracavity brachy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uterine cervix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 Issue 10. Art. No.: CD007563. DOI: 10.1002/14651858.CD007563.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