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至少一年)被认为可以降低心脏病、中风、和全因死亡的风险,无论是否已患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发作早期是冠心病的关键时期,此时有很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病早期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降低随后四个月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此篇综述是对2011年发表的综述进行了更新,当时纳入了18个研究,涉及14303例患者。本次更新并未纳入新研究。在前四个月中并没有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说明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脏病、中风、和全因死亡的风险。我们对偏倚风险和结果估计的精确性仍有担忧。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病后第四个月的测量结果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下降了25%左右。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比较罕见(0.1%),且出现严重肌肉毒性的患者多因服用了80mg辛伐他丁。

研究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早期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关键时期,此时为复发高峰期甚至导致死亡。使用他汀类药物早期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短期疗效尚不明确。本文对之前2011年发表的综述进行了更新。

研究目的

评估早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发病率的利弊。

检索策略

我们在2013年4月12日更新检索了CENTRAL (2013年,第3期), MEDLINE (ovid数据库) (1946至2013年4月第1周), EMBASE (Ovid数据库) (1947-2013 第14周), 和CINAHL (EBSCO数据库) (1938-2013)。检索无语言限制。我们通过访谈相关领域专家、回顾综述和专题评论涉及的参考文献,和检索临床试验注册库来进行了补充检索。

纳入排除标准

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安慰剂或常规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他汀类药物服用时间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14天内,随访至少30天,且至少报告一个临床结局。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名作者分别进行了偏倚风险评估和数据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结局指标用危险比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数据合并时选用随机效应模型。

主要结果

18个研究(14303例患者)探讨了早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与安慰剂或不治疗对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更新检索并未纳入任何新研究。对于偏倚风险和结果估计的准确性仍有担忧。根据中等质量的证据,与安慰剂或不治疗相比,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不能降低该病主要并发症,的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中风,在随访一个月(RR0.93,95%CI 0.8-1.08)和四个月(RR 0.93,95%CI 0.81-1.06)的发生风险。在随访一个月和四个月时,尽管他汀类药物更有助于降低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心血管死亡、血管重塑和急性心衰的风险,但二者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中等质量证据显示,在随访四个月时,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减少(RR0.76,95%CI0.59-0.96)。服用他汀类药物组中有9名患者(13%)患有心肌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10倍),而对照组中只有一例(0.015%)。大多数出现严重肌肉毒性的患者服用的是80mg辛伐他丁。

作者结论

基于中等级别的证据,并考虑偏倚风险和数据结果的不精确后得出,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病14天内服用他汀类药物,并不能减少四个月内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但可以减少第四个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风险。鲜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翻译笔记

译者:金欢 张斐斐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审校:梁宁。翻译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组织和提供。

引用文献
Vale N, Nordmann AJ, Schwartz GG, de Lemos J, Colivicchi F, den Hartog F, Ostadal P, Macin SM, Liem AH, Mills EJ, Bhatnagar N, Bucher HC, Briel M. Statins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 Issue 9. Art. No.: CD006870. DOI: 10.1002/14651858.CD006870.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