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用于识别和管理住院患者的清单和专家团队

本综述目的是什么?

临床工作人员需要迅速找出住院的成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一种做法是医院病房的医生护士用生命体征清单(如血压、脉搏)来帮助其识别出患者有病情恶化的迹象。然后用这些清单把患者转介给医生护士专家团队,以快速进行评估和治疗。我们进行本综述是为了解使用清单并转诊专家团队是否降低死亡人数、计划外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收治或再收治、住院时长及心脏或呼吸骤停,与没有这些资源的医院病房相比较。

关键信息

我们发现有证据,清单可帮助医生护士识别早期病情恶化的患者,并将其转介给专家团队管理,这可能导致死亡人数、计划外ICU收治、住院时长或住院心脏骤停几乎没有差异。

我们综述研究了什么?

本Cochrane综述呈现了我们从有关医院清单效果的研究所知晓的信息,以帮助医生护士识别有住院病情恶化的患者,并将其转介给专家团队求助。研究显示,急诊医院病房的患者通常会在病情恶化时出现早期症状体征,如呼吸和脉搏的变化 。有认为,如果医院工作人员能够找出有早期病情恶化的患者,并将其转介给有急救(短期积极治疗)知识和技能的专家团队,那就会有较少的死亡、计划外ICU收治及心跳骤停,并缩短住院时间。

综述主要结果是什么?

我们找到11项研究。共计有来自7个中高收入国家、282家医院的666131名受试者。与无可及清单和专家团队的病房或医院相比,落实清单以识别病情恶化的患者及专家团队,从而快速评估和治疗出现的症状,这几乎不会造成差异,在降低死亡、计划外ICU收治、住院时长或心脏和呼吸骤停方面。未见有研究报告ICU再收治率。

本综述的时效性如何?

综述作者检索了截至2020年5月发表的研究。

研究背景

早期预警系统(early warning systems, EWS)和快速响应体系(rapid response systems, RRS)已在国际急诊医院实施,作为解决病房照护欠佳的解决方案,用以促进早期识别、转诊和对患者病情恶化作出反应。EWS和RRS用清单来促进健康照护决策,并通过统辖和临床审计来提供架构以组织实践活动。然而,尚不清楚这些系统是否改善患者结局。本研究是对之前(2007年)所发表的Cochrane综述的首次更新。

研究目的

确定EWS和RRS的实施对急诊医院病房有病情恶化的成年人的影响,与无EWS和RRS条件下接受医院照护者相比。

检索策略

我们于2019年3月28日检索了CENTRAL、MEDLINE、Embase和2个试验注册库。我们随后于2020年5月15日进行了MEDLINE检索更新,未找到更多研究。我们检查了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引文检索,并联系了专家和危重症监护组织。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随机临床试验、非随机研究、前后对照(controlled before-after, CBA)研究和间断时间序列(interrupted time series, ITS)设计,相较于无EWS和RRS的病房环境,在急诊医院病房实施EWS和RRS后测量了我们感兴趣的结局。

资料收集与分析

2名综述作者独立检查纳入研究,提取资料,并采用标准的Cochrane方法及有效实践和照护组织 (Effective Practice and Organisation of Care, EPOC)方法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将数据标准化为每1000名入院者中的发生率;并使用Newcombe和Altman方法计算风险差异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我们重新分析了3项CBA研究,为ITS设计,采用分段回归分析和Newey-West自相关调整标准误,时间序列滞后为1。我们使用GRADE法评估证据质量。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4项随机临床试验(共计455226名受试者)和7项非随机研究(其中3项研究共纳入210905名受试者)。这11项研究在高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实施干预,包括EWS和RRS。受试者被收治到282家急诊医院。因各研究间存在临床和方法学异质性,我们未能进行meta分析。随机试验被评估有高偏倚风险,是因为所有研究均缺乏对受试者和研究人员施盲。非随机研究的偏倚风险为高(3项研究),是因为高混杂风险和不明确的偏倚风险,由于未报告偏离方案情况或是由于仅对某些而非全部基线混杂因素采用统计方法控制以致有严重(4项研究)但不紧要的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呈现研究原始数据,以报告调整相对效应,因为这些数据已就设计和受试者特征进行了适当调整。我们比较了随机和非随机研究的结局并分别对其进行报告,以确定哪些研究对整体证据质量有贡献。我们报告了主要的比较发现。

住院死亡

随机临床试验提供了低质量证据,EWS和RRS干预可能导致几无差异的住院死亡(4项研究,455226名受试者;未合并结果)。有关住院死亡的证据来自3项非随机研究,皆均为极低质量(210905名受试者)。

组合结局(意外心脏骤停、计划外ICU收治和死亡)

1项随机研究显示,EWS和RRS干预可能导致此组合结局无差异(调整比值比 (adjusted odds ration, aOR)=0.98, 95%CI [0.83, 1.16];364094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1项非随机研究表明,实施EWS和RRS干预可能会略微降低此组合结局(aOR=0.85, 95%CI [0.72, 0.99];57858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

意外收治ICU

随机试验提供了低质量证据,EWS和RRS干预可能导致几无差异的计划外ICU收治(3项研究,452434名受试者;结果未合并)。来自1项非随机研究的证据为极低质量(aOR=0.88, 95%CI [0.75, 1.02];57858名受试者)。

ICU再收治

未见有研究报告此结局。

住院时长

随机临床试验提供了低质量证据,EWS和RRS干预可能导致几无差异的住院时长(2项研究,21417名受试者;结果未合并)。

不良事件(意外心脏或呼吸骤停)

随机临床试验提供了低质量证据,EWS和RRS干预可能导致几无差异的不良事件(3项研究,452434名受试者;结果未合并)。3项非随机研究(210905名受试者)的不良事件证据非常不确定。

作者结论

鉴于非随机研究的所有结局的证据质量为低到极低,我们自随机证据中得出了我们的结论。此证据提供的是低质量证据,EWS和RRS可能造成几无差异的住院死亡、计划外ICU收治、住院时长或不良事件;有中等质量证据显示组合结局几无差异。本更新综述的证据凸显出,大多数研究对EWS和RRS的探究存在结局选择多样和方法质量差。因此,根据目前可用的证据,无法就EWS和RRS的有效性给出强有力的建议。需要开发一个患者知情的核心结局集合,包括对结局有明确一致的界定、测量建议以及符合标准的EWS和RRS干预,以促进有意义的比较和未来的meta分析。

翻译笔记

译者:马楠(Cochrane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审校:臧渝梨(Cochrane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2022年1月14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McGaughey J, Fergusson DA, Van Bogaert P, Rose L. Early warning systems and rapid response system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atient deterioration on acute adult hospital ward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Issue 11. Art. No.: CD005529. DOI: 10.1002/14651858.CD005529.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