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输注被称为粒细胞的白细胞,以预防缺乏功能性粒细胞的人感染

系统综述问题
我们评价了有关为预防感染而进行粒细胞输注是否安全以及是否能降低感染风险的证据。我们的目标人群是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种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极低,或白细胞功能不正常(嗜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的人。

系统综述背景
功能正常的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对于对抗威胁生命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很重要。多年来,一些医院的医生一直在给那些因疾病和/或治疗导致白细胞数量或功能减少而缺乏白细胞的人输注粒细胞。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粒细胞输注的需求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引入了一种称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的药物,如果将它给予捐赠者,会导致捐赠者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并可能收集到比以前更大剂量的粒细胞。

研究特征
证据有效期截至2015年4月。本次更新确定了12项试验,比较了输注粒细胞以预防感染与不给予粒细胞以预防感染。一项试验尚未完成。评价了共包含653名受试者的十一项试验。这些试验是在1978年至2006年间进行的。一项试验的数据未包括在分析中,因为受试者不止一次被纳入试验。有十项研究仅包括成人,两项研究包括成人和儿童。

六项研究报告了他们的资金来源,并且全部由政府或慈善机构资助。

主要研究结果
给予粒细胞输注以预防感染并不影响因感染而死亡的风险,或因任何原因而死亡的风险。

给予粒细胞输注以预防感染减少了血液中出现细菌或真菌感染的人数,但并没有减少局部出现细菌或真菌感染的人数。

尚不清楚粒细胞输注是否会增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因为不良事件仅在接受粒细胞输注的人群中报告。

证据质量
大多数研究结果的证据质量低或极低。这是因为病人和他们的医生知道病人被分配到哪个研究组,而且其中两项研究不是真正的随机研究(如果病人有合适的粒细胞捐赠者,就被分配到粒细胞输注组)。

研究背景

尽管有现代抗菌药物和支持疗法,但细菌和真菌感染仍然是长期疾病相关或治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人们对捐赠的粒细胞输注的需求不断增加,以治疗或预防由于自身缺乏功能性粒细胞而引起的严重感染。这是对2009年首次发表的Cochrane系统综述的更新。

研究目的

确定与未接受该干预的对照人群相比,预防性粒细胞输注对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中性粒细胞功能紊乱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感染死亡率和感染或任何其他原因感染的证据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

我们在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3期)、MEDLINE(1946年起)、EMBASE(1974年起)、CINAHL(1937年起)、Transfusion Evidence Library(1980年起)和正在进行的试验数据库中检索了截至2015年4月20日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和半随机对照试验。

纳入排除标准

比较接受粒细胞输注以防止感染发生与不接受粒细胞输注的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新生儿是另一项Cochrane系统综述的研究对象,他们被排除在本系统综述之外。本系统综述没有对检测的结局进行限制,但侧重于死亡率、感染所致的死亡率和不良事件。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了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标准方法学程序。

主要结果

十二项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一项试验仍在进行中,余下11项试验合格,共涉及653名受试者。这些试验是于1978年至2006年间进行,并招募了来自相对可比患者群体的受试者。没有一项研究纳入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患者。有十项研究仅包括成人,两项研究包括成人和儿童。其中十项研究包含了每个组单独的数据,并能够进行批判性地评价。一项研究对受试者再次进行了随机分配,因此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总体而言,根据GRADE方法,不同结局的证据质量介于极低到低。这是因为许多研究存在高偏倚风险,而且许多结局估计并不精确。

九项研究(609名受试者)报告了全因死亡率。接受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和未接受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之间在30天后的全因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异(七项研究;437名受试者;RR=0.92, 95%CI [0.63, 1.36];极低质量证据)。

七项研究(398名受试者)报告了感染导致的死亡率。接受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和未接受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之间在30天后因感染导致的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异(六项研究;286名受试者;RR=0.69, 95%CI [0.33, 1.44];极低质量证据)。

九项研究(609名受试者)报告了局部或全身细菌或真菌感染的人数。粒细胞剂量亚组之间存在差异(亚组差异检验P=0.01)。在低剂量粒细胞组,接受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与未接受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之间在30天后感染的人数没有差异(每天粒细胞<1.0x1010)(四项研究,204名受试者;RR=0.84, 95%CI [0.58, 1.20];极低质量证据)。在中等剂量粒细胞组中,接受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在30天后感染的人数有所减少(每天粒细胞为1.0x1010至4.0x1010)(4项研究;293名受试者;RR=0.40, 95%CI [0.26, 0.63],低质量证据)。

在接受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中,患有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受试者数量有所减少(九项研究;609名受试者;RR=0.45, 95%CI [0.30, 0.65],低质量证据)。

在接受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中,局部细菌或真菌感染的人数没有差异(六项研究;296名受试者;RR=0.75, 95%CI [0.50, 1.14];极低质量证据)。

仅报告接受粒细胞输注的受试者和粒细胞输注的捐赠者的严重不良事件。

作者结论

对于因骨髓抑制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人,有低质量证据表明预防性粒细胞输注可降低患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风险。有低质量证据表明,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效果可能呈剂量依赖性,每天至少1.0x1010的剂量能更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在感染导致的死亡率、全因死亡率或严重不良事件方面的任何差异。

翻译笔记

译者:张兴悦(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英语医学专业),审校:杨端虹(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2年7月13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Estcourt LJ, Stanworth SJ, Doree C, Blanco P, Hopewell S, Trivella M, Massey E. Granulocyte transfusions for preventing infections in people with neutropenia or neutrophil dysfunctio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5, Issue 6. Art. No.: CD005341. DOI: 10.1002/14651858.CD005341.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