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抗生素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利弊

研究背景

冠心病,又被称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致死原因,每年约有740万人因此死亡。冠心病是由心脏供血减少导致的。该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运动中的胸痛到心脏病发作。抗生素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并降低其心脏病发作、中风、胸痛、做血流重建手术和死亡的风险。但是,1项随机临床试验和几项观察性研究表明,抗生素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综述问题

这项Cochrane系统综述的目的是评估抗生素对成年冠心病患者的利弊。

我们主要评估最大随访中的利弊,其次评估24±6个月随访中的利弊。

研究特征

截止2019年12月,我们检索了多个科学数据库,找到了38项试验,其中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配服用抗生素、安慰剂或不进行干预。这38项试验共纳入了26,638名成人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1.6岁。其中有23项试验报告了26,078名受试者的资料,可以对其进行分析。绝大多数资料来自评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8个试验; 22,059名受试者)和喹诺酮类抗生素(2项试验; 4162名受试者)疗效的试验,而评估四环素类抗生素(8项试验;417名受试者)疗效的试验缺乏足够的资料。其中3项试验的偏倚风险较低,其余试验的偏倚风险较高。

主要结果和结论

与服用安慰剂或不干预的患者相比,服用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似乎在全因死亡、因心脏原因死亡以及在最大随访中发生中风等方面的风险略高。此外,24±6个月的随访中,在对全因死亡、因心脏原因死亡以及心脏性猝死进行的评估时,也观察到服用抗生素引起的略高的风险,没有一项试验充分报告了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受试者人数。也没有提供关于生活质量的资料。

未来关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用于成人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安全性的临床试验似乎并不合乎伦理。

研究背景

冠心病是全世界致死的主要原因,每年导致约740万人死亡。患有冠心病的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包括心肌梗塞、中风和心血管死亡。抗生素因其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能可以预防此类结局。然而,1项随机临床试验和几项观察性研究表明,抗生素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风险。此外,一些已经过时的非Cochrane的系统综述已经评估了抗生素对冠心病的作用,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已有的系统综述没有使用过Cochrane方法学来评估抗生素对冠心病的作用。

研究目的

我们评估了抗生素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利弊,与服用安慰剂或不进行干预进行对比。

检索策略

为了找出相关试验,我们于2019年12月检索了CENTRAL,MEDLINE,Embase,LILACS,SCI-EXPANDED和BIOSIS。此外,同日还检索了TRIP,Google Scholar和9个试验注册库。还联系了11家制药公司,并检索了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列表、已有的系统综述和其他类型的综述。

纳入排除标准

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抗生素对比安慰剂或不干预作为二级预防对成年受试者(≥18 years)的作用。试验不考虑试验设计、环境、盲法、发表状态、发表年份、语言和结局报告。

资料收集与分析

3位综述作者独立提取资料。我们的主要结局是全因死亡率,国际协调会议-临床试验管理规范(ICH-GCP)制定的严重不良事件以及生活质量。我们的次要结局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心肌梗塞、中风和心脏性猝死。我们主要关注的时间点是最大随访。此外,在24±6个月的随访中提取了结局资料。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了系统误差的风险。我们用风险比(risk ratios, RRs)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s)计算二分类结局。分别计算了绝对危险度减少率(ARR)或绝对危险度增加率(ARI)以及获益需治疗人数(NNTB)或有害需治疗人数(NNTH)。使用GRADE方法来评估证据质量。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38项试验,共涉及26,638名受试者(平均年龄61.6岁),对受试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其中23项试验报告了26,078名受试者的数据,可以进行meta分析。3项试验的偏倚风险较低,其余35项试验的偏倚风险较高。评估大环内酯类药物(28个试验; 22,059名受试者)和喹诺酮类药物(两个试验; 4162名受试者)的效果的试验提供了绝大多数数据。

对最大随访的meta分析显示,与服用安慰剂或不干预相比,服用抗生素似乎增加了全因死亡率的风险(RR=1.06, 95%CI [0.99, 1.13]; P = 0.07; I 2 = 0%; ARI=0.48% ; NNTH=208; 25,774名受试者; 20个试验;高质量证据),以及增加中风的风险(RR=1.14, 95%CI [1.00, 1.29]; P = 0.04; I 2 = 0%; ARI=0.73%; NNTH=138; 14,774名受试者; 9个试验;高质量证据),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RR=1.11, 95%CI [0.98, 1.25]; P = 0.11; I 2 = 0%; 4674名受试者; 2个试验;中等质量证据)。在心肌梗塞的风险评估方面,结果几乎没有差异(RR=0.95, 95%CI [0.88, 1.03]; P = 0.23; I 2 = 0%; 25,523名受试者; 17个试验;高质量证据)。在评估心脏性猝死时,没有证据表明结果存在差异(RR=1.08, 95%CI [0.90, 1.31]; P = 0.41; I 2 = 0%; 4520名受试者; 2个试验;中等质量证据)。

对24±6个月的随访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与服用安慰剂或不干预相比,服用抗生素增加了全因死亡率的风险(RR=1.25, 95%CI [1.06, 1.48]; P = 0.007; I 2 = 0%; ARI=1.26 %; NNTH=79(95%CI [335, 42]); 9517名受试者; 6个试验;高质量证据),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风险(RR=1.50, 95%CI [1.17, 1.91]; P = 0.001; I 2 = 0%; ARI=1.12 %; NNTH=89(95%CI [261, 49]); 9044名受试者; 5个试验;高质量证据,)以及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RR =1.77, 95%CI [1.28, 2.44]; P = 0.0005; I 2 = 0%; ARI=1.9%; NNTH=53(95%CI [145, 28]); 4520名受试者; 2个试验;中等质量证据)。在评估心肌梗塞的风险时,未观察到结果存在差异(RR=0.95, 95%CI [0.82, 1.11]; P = 0.53; I 2 = 43%; 9457名受试者; 5个试验;中等质量证据);中风的风险的结果也无差异(RR=1.17, 95%CI [0.90, 1.52]; P = 0.24; I 2 = 0%; 9457名受试者; 5个试验;高质量证据)。

评估最大随访中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时,对偏倚风险低的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结果与总体分析结果不同。对于所有其他结局,对偏倚风险低的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结果与总体分析结果没有差异。

根据ICH-GCP,没有一项试验专门评估严重不良事件。

没有发现有关生活质量的数据。

作者结论

本综述表明,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抗生素(大环内酯或喹诺酮类)似乎有害,体现在对最大随访中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中风的风险的评估结果以及24±6个月的随访中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心脏性猝死的风险的评估结果。因此,当前证据不支持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

未来关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喹诺酮类抗生素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的安全性的临床试验似乎并不合乎伦理。通常,评估抗生素(尤其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随机临床试验需要更长的随访时间,以便评估后期发生的不良事件。

翻译笔记

译者:李碧云、肖琳(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审校: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1年9月14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Sethi NJ, Safi S, Korang SK, Hróbjartsson A, Skoog M, Gluud C, Jakobsen JC. Antibiotics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Issue 2. Art. No.: CD003610. DOI: 10.1002/14651858.CD003610.pu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