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儿童尿床的三环类及相关药物

研究背景
尿床(夜间遗尿症或遗尿症)是指睡眠期间不自觉地漏尿,但并非由身体疾病引起。它可能导致社会、情感和心理问题以及生活质量下降。它影响大约15%至20%的五岁儿童,并且可能持续存在于多达2%的成年人中。许多不同类型的药物已被用于治疗尿床,既可以作为单一治疗方法,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三环类药物是抗抑郁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用于治疗尿床。它们可能是通过对膀胱的解痉作用起作用的。本综述评价了64项三环类药物试验,涉及4071名儿童。

主要发现:
最常用的治疗尿床的三环药物是丙咪嗪。与安慰剂相比,三环类药物在治疗期间每周减少约一个晚上的尿床,并且约五分之一的儿童实现了连续14晚不尿床。然而,一旦停止使用三环类药物,大多数儿童会再次尿床。

不良反应:
三环类药物与去氨加压素(另一种常用药物)一样有效。然而,它们有更多副作用,例如癫痫发作,对心脏、肝脏和血液的影响,包括白细胞计数低,特别是如果服用过量,副作用可能会很严重。现有证据表明,尿床闹钟是比三环类药物更有效的尿床治疗方法,并且没有副作用。停止后它们也有更持久的效果,但需要孩子付出更多努力、家人提供更多支持才能有效。

局限性
综述中纳入的大多数研究都是陈旧的(最新的发表于2008年),规模小且质量低,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偏倚风险。本综述中的证据截至2015年11月30日。

作者结论: 

有证据表明,三环类药物可有效减少治疗期间夜尿的次数,但在治疗停止后不会产生持续的效果,大多数儿童会复发。相比之下,有证据表明闹钟疗法具有更好的短期和长期结局。有一些证据表明三环类药物联合抗胆碱能药物可能比三环类单一疗法更有效。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遗尿症(尿床)影响高达20%的五岁儿童和2%的成年人。尽管经常能够自发缓解,但社会、情感和心理成本可能会很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三环类药物已被用于治疗遗尿症。

研究目的: 

评价三环类及相关药物与其他干预措施相比治疗遗尿症儿童的效果。

检索策略: 

我们于2015年11月30日检索了Cochrane尿失禁小组专业注册库(Cochrane Incontinence Group Specialised Trials)(包含从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MEDLINE、MEDLINE in process、ClinicalTrials.gov、WHO ICTRP以及手动检索期刊和会议记录中确定的试验),以及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所有将三环类或相关药物与另一种治疗遗尿症的干预进行比较的随机和半随机试验。我们还纳入了包含三环类药物的联合疗法。我们排除了治疗白天尿床的试验。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综述作者独立评价合格试验的质量并提取资料。我们通过与第三位综述作者讨论来解决分歧。

主要结果: 

64项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涉及4071名儿童。许多试验的质量很差,一些比较仅有一项试验进行。轻微的不良反应很常见,并在30项试验中有所报告。这些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情绪变化、胃肠道不适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副作用,但未见报告。七项试验报告称没有不良反应。

三环类药物比安慰剂更有效,特别是对于短期结局而言。与安慰剂相比,丙咪嗪每周减少一次尿床(均差(mean difference, MD)=-0.95,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40, -0.50]; 4项试验,347名儿童),未能实现连续14晚不尿床的人数较少(78%对比安慰剂组95%, RR=0.74, 95% CI [0.61, 0.90]; 12项试验,831名儿童)。阿米替林和地昔帕明比安慰剂更有效,但去甲替林和米安舍林没有差异。大多数三环类药物在停止治疗后没有持续的作用,丙咪嗪随访时的尿床率为96%,而安慰剂为97%。

丙咪嗪联合奥昔布宁也比安慰剂更有效,治疗结束时有33%的人未能实现连续14晚不尿床,而安慰剂组的这一比例为78%(RR=0.43, 95% CI [0.23, 0.78]; 1项试验,47名儿童),随访时的尿床率为45%,安慰剂组的为79%(RR=0.58, 95% CI [0.34, 0.99]; 1项试验,36名儿童)。

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评价不同剂量的三环类药物之间以及不同三环类药物之间的效果。三环类药物和去氨加压素的治疗结局相似,但当三环类药物与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比较时,结局有所不同。然而,当丙咪嗪与去氨加压素联合奥昔布宁进行比较时(1项试验,45名儿童),联合治疗更有效,每周遗尿次数减少1次(MD=1.07, 95% CI [0.06, 2.08]),36%的患者未能实现连续14晚不尿床,丙咪嗪的这一比例为87%(RR=2.39, 95% CI [1.35, 4.25])。与其他不再用于治疗遗尿的药物相比,三环类药物更有效,或在反应方面没有差异。

三环类药物的效果不如闹钟。尽管遗尿的次数没有差异,但使用丙咪嗪的患者有67%未能实现连续14晚不尿床,而使用闹钟的只有17%(RR=4.00, 95% CI [1.06, 15.08]; 1项试验,24名儿童)。停止治疗后,闹钟疗法也具有更持久的效果,随访时丙咪嗪治疗组尿床率为100%,而闹钟治疗为58%(RR=1.67, 95% CI [1.03, 2.69]; 1项试验,24名儿童)。

治疗期间,丙咪嗪比简单的行为疗法更有效,与星图(通过记录尿床次数进行奖励与惩罚)加安慰剂相比,每周的尿床次数减少1次(MD=-0.80, 95% CI [-1.33, -0.27]; 1项试验,250名儿童)。随访时,丙咪嗪治疗组尿床率为40%,安慰剂与避免惩罚组的这一比例是80%(RR=0.50, 95% CI [0.28, 0.89]; 1项试验,40名儿童)。然而,丙咪嗪的效果不如复杂的行为疗法,61%的丙咪嗪治疗患者未能实现连续14晚不尿床,而三步疗法的这一比例为33%(RR=1.83, 95% CI [1.08, 3.12]; 1项试验,72名儿童),治疗结束时,三步疗法结合激励疗法和计算机引导教育的这一比例为16%(RR=3.91, 95% CI [2.30, 6.66]; 1项试验,132名儿童),随访时结果相似。

三环类药物比限制饮食更有效,99%的人未能实现连续14晚不尿床,而丙咪嗪治疗的这一比例为84%(RR=0.84, 95% CI [0.75, 0.93]; 1项试验,147名儿童)。没有足够的证据将三环类药物的效果与所研究的其他各种干预措施相比进行评价。

治疗结束时,与丙咪嗪单药治疗相比,丙咪嗪联合奥昔布宁的尿床次数减少了约2次(MD=-2.10, 95% CI [-2.99, -1.21]; 1项试验,63名儿童),并且48%的丙咪嗪联合奥昔布宁治疗患者未能实现连续14晚不尿床,而丙咪嗪单一疗法的这一比例为74%(RR=0.68, 95% CI [0.50, 0.92]; 2项试验,101名儿童)。随访时,丙咪嗪联合奥昔布宁治疗组的尿床率为45%,而丙咪嗪单药治疗组的尿床率为83%(RR=0.55, 95% CI [0.32, 0.92]; 1项试验,36名儿童)。

当丙咪嗪联合去氨加压素与丙咪嗪单药治疗进行比较时,结局没有差异。然而,当将丙咪嗪联合去氨加压素与去氨加压素单药疗法进行比较时,该组合更有效,丙咪嗪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结束时有15%的人未实现连续14晚不尿床,而去氨加压素单药疗法的这一比例为40%(RR=0.38, 95% CI [0.17, 0.83]; 1项试验,86名儿童)。三环类药物联合闹钟治疗并不比单独闹钟治疗、闹钟联合去氨加压素或闹钟联合去甲替林更有效。在其他行为疗法中添加三环类药物并没有改变治疗反应。

翻译笔记: 

译者:张楠婷(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级英语(医学)),2024年4月6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