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對於失智症病人的非正職照護者提供電話諮詢的效益與經驗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什麼?

為了照護失智症病患,時常對於其非正式照護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交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應該要提供這些非正式照護者一些支援。這些非正式照護者,常常是失智患者的家庭成員,會在家照護病患。

電話諮詢是什麼?

透過傾聽與提供支援,以找出一個人的疑問;或者透過電話的方式,對這些人所提出的疑問做出回應與教學。

這篇文獻回顧的目的

這篇文獻回顧的目的是檢視究竟電話諮詢是否為一個對於降低失智症病患照護者的憂鬱症狀或者其他壓力具有效果的方式。我們也調查了究竟對於這些接收到電話諮詢的人而言,這個作法有哪些方面是需要被改善的。

這篇文獻回顧的結果

我們搜尋了過往的科學文獻,這些文獻是將有接受電話諮詢服務的組別,與沒有特殊設計的普通組別、僅收到普通的關心或友善的通話組別進行比較。我們找到了九篇研究,探討電話諮詢究竟產生了多好的效果;而有兩篇研究是檢視電話諮詢經驗的品質。

在所有探討效果的研究中,總共探討了三個種類的電話諮詢服務:包含「僅有電話諮詢的模式」(六個研究)、「電話諮詢結合影片課程的模式」(一個研究)、以及「電話諮詢、影片課程與操作手冊的模式」(兩個研究)。這些研究結果(三個研究)顯示「電話諮詢服務對於降低失智症病患照護者的憂鬱症狀具有效果」提供了一些證據;然而,過往這些文獻並沒有對於其他的負面效果,如壓力或憂慮等症狀,提出清楚的結論。

在探討電話諮詢使用者經驗的過往文獻中,提出了一系列關於照護者的需求(包含了16個主題),總共有三個層次:「阻礙或者使電話諮詢執行成功的事物」、「諮詢者的情緒與態度」以及「電話諮詢的內容」。

所有涵蓋在內的文章,品質都是中等水準。

研究結論

在兩個向度的分析下,舉例而言,對於失智症照護者進行電話諮詢的使用經驗效果比較,所呈現的結果截至目前為止,電話諮詢還未能照顧到所有的需求。這些透過使用者經驗去做檢視方向的研究,涵蓋的電話諮詢種類也非常受限。本文獻回顧的結果,應該要被謹慎地解讀,因為本研究所涵蓋的過往文獻總量較少,且這些引述的文獻的品質僅是中等程度。

翻譯紀錄

翻譯者:高碩彥 (School of Medicine,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Lins S, Hayder-Beichel D, Rücker G, Motschall E, Antes G, Meyer G, Langer G. Efficacy and experiences of telephone counselling for informal car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 Issue 9. Art. No.: CD009126. DOI: 10.1002/14651858.CD009126.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