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乳癌前期保乳手術放射性治療之分次劑量高低

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想知道:乳癌早期的女性患者在接受保乳手術(保留乳房)時,當給予較少次放射治療(每次給予較高劑量),是否能夠得到和慣例所使用的25至30次放射治療相同的療效。

背景

乳癌為女性最常被診斷出的癌症,以85歲以下病例而言,美國與澳洲平均每八位女性就有一位患有乳癌,而在英國則每九人就有一人被診斷出。保乳手術(切除腫瘤但依然保有乳房)已被證實,就女性乳房(或局部淋巴結,或兩者皆有)癌症患者的存活條件而言,在經歷五到六週的放射治療後,具有與乳房切除術(Mastectomy)(乳房組織切除)相同的效用,這當中包含25至30次的放射腫瘤科約診。若進行保乳手術後未接受放射治療,則其將有極高的乳癌復發率(局部復發)。除此之外,每起因接受放射治療而避免局部復發的案例中,可避免十五年內死亡。許多女性偏好保乳手術,因而導致放射治療的需求增加。若給予較少的放射治療次數(分次),在對腫瘤控制、存活與外觀的效果與原先相同的前提之下,將可益於女性。為了降低治療次數,每次放射劑量會增加,這也可能降低對放射資源的需求並進而對女性更加便利。

研究特點

本文獻回顧一共納入九個研究,其中包含8228位女性參與者。研究中大多數女性(91%)的腫瘤小於等於3 cm,並且完全切除病理腫瘤組織,68%在其淋巴結中無癌細胞跡象。在已知的乳房尺寸中,83%的患者擁有小型或中型乳房。

主要結果

此證據更新截至2015年五月。就局部復發而言,接受較少分次治療的女性與傳統分次並無差異{每1000例減少四例局部復發(實際數值可能介於每1000例減少16例至增加10例之間)}。而就乳房外觀而言,接受較少分次治療的女性也與傳統分次無差異{每1000例減少31例的普通/不良外觀產生(實際數值可能介於每1000例減少59例至增加3例之間)}。病患的存活並不會因接受較少的分次治療而受影響{每1000例中減少13例死亡病例(實際數值可能介於每1000例減少31例至增加5例之間)},且在晚期皮膚毒性上也沒有顯著差異(每1000例增加4例發作;實際數值可能介於每1000例減少14例至增加36例之間),在放射毒性上也是如此。急性皮膚毒性的產生隨著治療次數一起減少{每1000例減少326例(實際數值可能介於每1000例減少264至374例之間)}。本文獻回顧指出:對於符合這些標準的女性,在腫瘤移除後接受較少次放射治療,可減少皮膚反應、達到相同的癌症控制度,並且在長期下有相似的副作用。

證據品質

針對無局部復發存活(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乳房外觀、毒性、整體存活及針對乳癌的存活,我們找到高品質的證據。而針對無復發存活(relapse-free survival),我們找到了中等品質的證據。至於乳房切除率(由於局部復發或無法接受的治療相關毒性,可能會需要乳房切除術)或成本,則沒有任何數據尋獲。

翻譯紀錄

翻譯者:趙芷涵
服務單位:國立陽明大學
職稱:學生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Hickey BE, James ML, Lehman M, Hider PN, Jeffery M, Francis DP, See AM. Hypofractionated radiation therap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6, Issue 7. Art. No.: CD003860. DOI: 10.1002/14651858.CD003860.pu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