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抗憂鬱藥物用於癌症患者憂鬱症的治療

重點摘要

此篇文獻回顧發現抗憂鬱藥物相對於安慰劑(假裝治療)對於患有癌症的憂鬱症患者,可能有所助益。然而,證據尚不明確且難以得出確切的結論。癌症患者抗憂鬱藥物的使用,應根據個別的情況進行考量。

此文獻回顧探討的議題為何?

憂鬱症是癌症患者很常見的問題。憂鬱症狀往往是一種正常反應,或者是受這種嚴重且危及生命的疾病的直接影響。因此,很難確定憂鬱症狀何時變成正式的精神疾患,需要用藥物來治療。目前的科學文獻顯示,即使是輕度的憂鬱症狀,也可能對癌症的病程產生影響,降低患者整體的生活品質,影響患者對於抗癌治療的配合度,並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我們想知道甚麼?

我們想評估對於任何身體部位與嚴重程度之癌症患者,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憂鬱症狀的有效性和可接受度。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了醫學資料庫,搜尋設計良好的臨床研究,去比較抗憂鬱藥物與安慰劑,或比較抗憂鬱藥物與其他種類的抗憂鬱藥物在被診斷為癌症合併憂鬱症的成人患者之療效。

本文獻回顧發現了什麼?

我們回顧了 14 項研究,評估了抗憂鬱藥物在 1,364 名受試者的有效性。我們發現在治療 6 至 12 週後,抗憂鬱藥物可能會減輕癌症患者的憂鬱症狀。目前沒有足夠多的證據來確定與安慰劑相比,抗憂鬱藥物的耐受性如何。這個結果沒有顯示在療效或副作用方面,任何特定的抗憂鬱藥物優於其他抗憂鬱藥物。

這些證據受到哪些限制?

由於缺乏關於研究設計的資訊、結果分析的人數較少,以及不同研究之間研究特性與結果之差異,我們判斷證據的品質非常低 (certainty in the evidence was very low)。

結論是什麼?

儘管憂鬱症對癌症患者有影響,但現有的研究非常少且品質低下。我們觀察到抗憂鬱藥物在治療癌症患者的憂鬱症狀方面可能有一些潛在的益處。然而這一發現的證據品質非常低 (very low-quality evidence)。為了更好地告知醫生與患者,我們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隨機分配受試者接受不同的治療。目前,很難就抗憂鬱藥物對癌症患者憂鬱症狀產生的效果得出可靠的結論。我們的回顧似乎表示癌症患者應該以與一般族群類似的方式接受憂鬱症狀的治療。

這項證據的更新情況為何?

本文獻回顧的資料截至 2022 年 11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陳怡靜【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Vita G, Compri B, Matcham F, Barbui C, Ostuzzi G. Antidepressa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people with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3. Art. No.: CD011006. DOI: 10.1002/14651858.CD011006.pu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