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認知訓練介入對帕金森氏症病人失智與輕度認知障礙的影響

研究問題

我們想知道認知訓練的介入是否能改善失智或輕度認知障礙的帕金森氏症病人的認知(思維)。

背景

大約60%到80%的帕金森氏症病人會出現某種程度的認知障礙,也就是說他們可能有思考、推理、記憶、語言和感知方面的困難。如果這些困難嚴重到足以影響病人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則稱該病人患有帕金森氏症失智症(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 PDD)。如果病人有認知上的問題,但日常活動不至於受到太大的影響,則稱該病人有帕金森氏症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 PD‐MCI)。認知訓練包含透過特定任務來練習記憶、注意力和語言等認知技能。這可能有助於PDD或PD-MCI病人維持良好的認知技能。

我們做了什麼

這篇綜述審查了認知訓練是否能有效改善帕金森氏症病人的整體認知能力(‘整體認知’)、記憶力、注意力或日常活動能力。我們在醫學文獻搜尋比較接受與未接受(‘對照組’)認知訓練介入的病人研究。我們只納入了隨機決定是否接受認知訓練介入的研究,這些研究稱為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被認為是測試某種療法是否有效的最公平的方法。我們没有研究其他類型的研究。

我們的發現

我們發現有七項研究,這些研究總共225名受試者隨機分配到認知訓練或對照組。治療持續了四到八週。所有的認知訓練介入措施均由電腦提供。對照組沒有接受介入,舉凡語言、運動鍛鍊或娛樂活動的介入都沒有。我們發現接受認知訓練的病人和對照組的病人在治療結束後不久的整體認知上沒有差異。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此介入治療對特定認知技能、日常活動及生活品質有所助益。然而,這些發現是基於少數研究的少量受試者。證據的整體確定性低,這表示進一步研究的結果可能與這次的審查結果不同。

結論

我們沒有發現好的證據證明認知訓練對帕金森氏症、失智或MCI病人有幫助。由於納入的研究規模小,而且存在可能影響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的確定性低,因此在我們確定認知訓練對這群人有效之前,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李淑婷
服務單位:長庚大學
職稱:生物醫學系學生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Orgeta V, McDonald KR, Poliakoff E, Hindle JVincent, Clare L, Leroi I. Cognitive training interventions for dement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Issue 2. Art. No.: CD011961. DOI: 10.1002/14651858.CD011961.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