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促進重症成人和兒童的咳嗽,以便移除氣管內管和脫離呼吸器。

背景和重要性

重症的成人和兒童需要機器(呼吸器)協助通氣呼吸,但可能會有咳嗽困難和難以清除分泌物的情形發生。因而降低了病患拔管或脫離呼吸器的機會。因為他們的呼吸肌較為虛弱,也可能患有神經肌肉疾病、脊髓損傷、限制性肺疾病、亦或正處於譫妄、認知障礙或為使用鎮靜藥物的作用。若可以通過多次呼吸(氣體堆積)來增加肺部的空氣量、手動或使用機器方式如機械性吸吐氣咳痰機(MI-E)裝置等技術,能夠用來促進患者咳嗽。但是這些技術幫助重症成人和兒童脫離呼吸器的可能性尚不清楚。

文獻回顧問題

對於在加護病房中使用呼吸器的成人或兒童重症患者,正確咳嗽技術的應用能提高成功拔管和脫離呼吸器的機率嗎?

文獻回顧目的

通過咳嗽技術應用於急重症成人和兒童患者的對照研究,觀察正確咳嗽是否有助於他們脫離呼吸器,並確定是否有相關危害。我們要注意的併發症包含血壓降低、血壓升高、心律異常、氣胸、咳血或黏液堵塞導致需要重新放置新的氣管內管。

結果

我們搜尋到 2 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含 95 例成人受試者)和 1 項非隨機對照研究(含 17 例大於 4 週的兒童),這三項研究是在葡萄牙、加拿大和美國進行的。其中 2 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的品質評定為不明確,1 項非隨機研究品質等級評定為低等。而規模最大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共 75 名受試者)發現拔管及脫離呼吸器和人工輔助咳嗽结合則有 83% 的成功率,相較對照組僅 53%(拔管成功率高出超過 1.5 倍)(此為品質非常低的證據)。使用機器方式或手動輔助咳嗽的人在呼吸機上花費的時間減少約為六天(非常低品質的證據)。然而沒有受試者在這項實驗中死亡。

其中二項隨機對照研究報告了併發症。一名接受機器輔助咳嗽的受試者血壓下降;另一名接受氣體堆積和人工輔助咳嗽的受試者為血壓升高。在某一項研究中,將氣管內管移除後,在未接受機器輔助咳嗽的組別中有較多人出現分泌物堆積,進而發生血氧下降,需要氣管內管重新插入的情形發生(發生比率為 9:2 ,品質非常低的證據)。

非隨機研究結果顯示,接受以咳嗽技術協助的干預組別中有 6 名兒童都可以順利移除呼吸管。在這項非隨機研究中,僅報告了接受咳嗽技術的兒童死亡。但這名兒童死亡,被認為與咳嗽技術無關。本研究未報告若促進咳嗽有相關的不良的問題。納入的研究中没有一項是單獨評估促進咳嗽技術的這兩項隨機研究將人工輔助咳嗽與機器輔助 (MI-E) 或氣體堆積相結合,非隨機研究則使用了以上三種方法。

結論

來自單一實證品質極低證據結果顯示,促進咳嗽的技術可能會增加氣管內管的成功移除率並減少使用呼吸器時間,同時不會造成傷害。鑒於受試者的人數有限,很難確定該項技術的可能傷害。

翻譯紀錄

翻譯者:林蓓梅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護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 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Rose L, Adhikari NKJ, Leasa D, Fergusson DA, McKim D. Cough augmentation techniques for extubation or weani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7, Issue 1. Art. No.: CD011833. DOI: 10.1002/14651858.CD011833.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