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透過小切口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術與在胸前進行標準的完整切口之比較

關鍵訊息

--目前未找到足夠高品質的證據來回答,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時,是透過胸骨傳統的完整切口,還是在胸骨頂部進行較小切口更為適當。

--心臟手術後出現的重要合併症在兩組中均不常見。

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是更換心臟瓣膜的常見手術。需要這樣做的原因包括心臟瓣膜無法正常打開或無法正常關閉,這可能會隨著老化而發生。患有主動脈瓣疾病的人可能會出現胸痛、呼吸困難、虛脫或猝死。

如何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最常見的手術方法是打開整個胸骨。另一種方法涉及較小的「鎖孔」式切口,僅分割胸骨的一小部分,這種手術方式被稱為「微創」。這樣做可以使疤痕更小,但也會使手術更具挑戰性,因為更難以看到和到達心臟。儘管從外面看起來較小,但這可能會使手術時間更長且安全性降低。

我們想知道什麼?

我們想了解在成人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時,進行微創手術(有限胸骨切開術)是否比傳統的胸骨完全切開術(完全胸骨切開術)更好。我們想看看兩種方式是否同樣安全及有效。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更新了先前就該主題撰寫的文獻。我們檢索了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的成人接受有限胸骨切開術和完全胸骨切開術進行比較的研究。我們比較並總結了文獻結果,並根據研究方法、群族人數等要素,對研究的可信度進行評級。

我們發現什麼?

我們發現了 14 項研究,包含來自歐洲、俄羅斯和北非的 1,395 名參與者。有多種不同情況需要更換主動脈瓣。參與者年齡介於 60 至 70 歲之間,其中大約一半是男性。兩組的參與者均相似。

各組之間因手術死亡的人數可能沒有差異。如果每 1,000 名接受胸骨全切手術的人中,有 25 人在手術後死亡,則每 1,000 名使用微創手術的人中,大約有 23 人(介於 11~48 之間)會死亡。由於該範圍從少兩倍到多兩倍,因此很難斷言手術絕對是更好還是更差。

外科醫師在進行微創手術時需要使用心肺機來支持心臟的時間可能平均多出 11 分鐘左右,但時間並不算長。儘管我們對證據沒有信心,但進行微創手術時心臟完全停止跳動的時間平均可能會延長六分鐘。

心臟手術後發生的重要合併症在兩組中均不常見(心臟周圍感染、心律不整或因出血而需要緊急再次手術),儘管證據是否足夠有力仍不確定。參與者在接受微創手術後出血可能會稍微減少。在微創手術中,平均失血量減少了 153 毫升。兩組之間的疼痛和生活品質可能沒有任何變化。

進行微創手術時,每次手術的費用可能會更高,約為 1,190 英鎊。

研究證據有哪些限制?

對於這些結果,我們對其可信度不太有信心,這些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研究規模較小,可能沒有發現各組之間的細微差異。由於心臟手術後出現問題的情況很少見,因此我們需要對大量接受手術的人進行評估,以便發現微小的變化。另一個問題是外科醫生往往有許多略有不同的手術方式。實踐中也存在差異,這意味著測量可能不會同時以相同的方式進行。我們需要謹慎地得出結論,以確定本研究中各組的差異是由於微創造成的,還是由於其他因素造成的。

證據最新的更新日期為何?

本文更新了先前的文獻回顧,研究證據更新至 2021 年 8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林娟如 (新竹國泰醫院,內科專科護理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 mail : 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Kirmani BH, Jones SG, Muir A, Malaisrie SC, Chung DA, Williams RJNN, Akowuah E. Limited versus full sternotomy fo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12. Art. No.: CD011793. DOI: 10.1002/14651858.CD011793.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