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硬化劑注射治療 (sclerotherapy) 相較於綁帶結紮 (band ligation) 對孩童食道靜脈出血的初級預防效果。

背景

門靜脈高血壓定義是在門脈靜脈系統內的靜脈 (一種血管) 血壓上升的情況。門脈靜脈系統是將血液從腸胃道 (腸子) 和脾臟導流到肝臟的部分。門靜脈高血壓通常伴隨有晚期的肝臟疾病和經常引起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包含從胃食道出血和胃腸靜脈曲張 (靜脈腫大或是腫脹)。

許多成人的臨床隨機分派試驗 (將人們隨機分配到兩組或是多個治療組別的研究) 已經證實一種稱為非選擇性β接受體拮抗劑的藥物和內視鏡靜脈曲張結紮 (針對有靜脈擴張的部位使用橡皮筋綁起來或是結紮) 對首次靜脈曲張出血的風險是有好處的。這些療法被使用在成人的初級預防 (預防或是增加對未發生的疾病之抵抗力),但是在兒童和青少年中使用的好壞卻不得而知。硬化劑注射治療 (內視鏡施打引起血管閉鎖的組織刺激物) 是目前在體重少於10公斤的嬰兒可以選擇用於預防的唯一選項。

目的

我們主要設計了一份隨機臨床試驗的系統性回顧去評估綁帶結紮相對於硬化劑注射治療在罹患慢性肝臟疾病或門脈靜脈栓塞 (由於血塊阻塞或是門靜脈狹窄) 孩童身身上,預防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的益處和傷害。我們搜尋了在2020年4月27日以前的研究。

主要結果

在本系統性回顧中,我們沒有發現隨機分派試驗。因此,我們缺乏隨機臨床試驗的結果,無法得知綁帶結紮相較於硬化劑注射療法對罹患食管靜脈曲張的兒童和青少年是否有益。需要有良好設計的研究,其中應包含重要的臨床結果,例如:死亡、生活品質、靜脈曲張出血和副作用。

翻譯紀錄

翻譯者:林湧達
服務單位:林新醫療社團法人林新醫院藥劑科
職稱:主任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Gana JC, Cifuentes LI, Gattini D, Torres-Robles R. Band ligation versus sclerotherapy for primary prophylaxis of o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or portal vein thrombosi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Issue 11. Art. No.: CD011803. DOI: 10.1002/14651858.CD011803.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