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生物標記能否改善 RCRI 工具於預測接受心臟手術外手術患者的心臟相關併發症?

背景及文獻回顧問題

儘管患者接受手術是為了維持、延長壽命或提高生活品質,手術並非沒有風險。一些患者會在接受心臟手術以外的手術後出現心臟相關併發症,例如心臟梗塞。一些工具被試圖用在手術前期收集資訊,以預測患者在手術後發生心臟併發症的機會。修訂的心臟風險指數 (RCRI) 就是一種工具,它試圖估計患者接受除心臟手術以外的其他手術,於住院期間發生心臟併發症的機率。它使用以下訊息:患者過去是否在他/她的一生中經歷過心臟梗塞、心臟衰竭和/或中風、是否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他們目前的腎功能以及他/她是否將接受高風險或非高風險手術。RCRI 經常被醫生使用,但預測並非總是非常準確。因此,一些研究人員試圖透過該工具添加額外資訊來改善這些預測。該資訊可以來自所謂的生物標記,例如:來自血液、影像技術或其他特徵(例如患者的年齡、吸煙狀況或身體狀況)的測量值。

本系統性文獻回顧的目的是調查在 RCRI 中添加此類生物標記是否能改善對接受心臟手術外的手術患者住院期間發生心臟相關併發症的預測。此外,我們調查了與 RCRI 對接受心臟手術以外手術患者的預測相比,生物標記和其他預測工具是否能更好地預測住院期間的心臟相關併發症。

主要结果

我們確定了 69 個不同的預測因子,這些因子被加入 RCRI 工具中,以改善對這些心臟相關併發症的預測。證據截至 2020 年 6 月 25 日。加入一些來自血液的生物標記後,預測似乎有所改善。這些是肌鈣蛋白(測量心臟肌肉損傷)、腦排鈉利尿胜肽(BNP)和 NT-pro 腦排鈉利尿胜肽(NT-proBNP)(兩者都是測量心臟衰竭的嚴重程度)。

此外,還研究了 60 種生物標記,以將其預測與 RCRI 進行比較。本文獻回顧中包含的其他研究顯示,單獨使用 BNP 和 NT-proBNP 可能比 RCRI 更好地預測心臟相關併發症。除 RCRI 之外的 65 個預測工具試圖改進其預測。美國外科醫師學會全國手術品質改進 (ACS-NSQIP) 和 ACS-NSQIP-MICA(心肌梗塞或心臟停止)手術風險評分工具可以比 RCRI 做出更好的預測,但這僅適用於某些結果,而不適用於心臟相關併發症。然而,對於這些研究問題,我們對結果並沒有信心,是因為所應用的研究方法差異很大,並且有跡象顯示使用了不太準確的研究方法。

作者結論

肌鈣蛋白、BNP 和 NT-proBNP 可能會提高 RCRI 預測心臟相關併發症的能力。ACS-NSQOP-MICA 和 ACS-NSQIP 手術風險評分工具似乎比 RCRI 工具更能預測術後併發症,但不是心臟相關的併發症。然而,由於研究進行的方式存在缺陷,我們不確定我們發現的結果是否適用於除心臟手術外的所有接受手術患者。我們需要對在其他環境中具有良好預測性能的生物標記進行更多更好的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陳禕瑋 (花蓮慈濟醫院,專科護理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Vernooij LM, van Klei WA, Moons KG, Takada T, van Waes J, Damen JAAG. The comparative and added prognostic value of biomarkers to the Revised Cardiac Risk Index for preoperative prediction of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ho undergo noncardiac surger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Issue 12. Art. No.: CD013139. DOI: 10.1002/14651858.CD013139.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