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患者無抗精神病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

重點摘要

• 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無需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 (CBT),沒有足夠的資訊可以得出任何強有力的結論。

• 需要更多研究來了解不用藥物的 CBT 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引言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很難區分現實與自己的想法、信念與理念。例如,他們可能在腦中聽到聲音,感覺像是真的有人在跟他們說話。CBT 是一種心理干預措施,與抗精神病藥物一起使用可以有效治療思覺失調症的症狀。然而,尚不確定在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CBT 是否有效且安全。找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抗精神病藥物的使用通常會帶來多餘的副作用。

我們想要了解什麼?

我們想了解,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來說,在不使用藥物的情況下,CBT 是否有效且安全。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檢索、比較了不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 CBT 與無特定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或 CBT 加抗精神病藥物的研究。

並對這些結果進行比較及總結,依據研究方法、族群大小等因素,評估證據的可信度。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搜集了 4 項研究,包含 300 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參與者。心理干預的研究期間持續 26 至 39 週,並在 26 至 104 週之間再次聯繫參與者,以收集進一步的資料。納入的研究是在英國和澳洲進行,且均由公共機構贊助。

我們發現,與沒有特定治療相比,不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 CBT 可能會減輕整體症狀(至少從長期來看)和負性症狀(例如冷漠、失去興趣和動力、注意力不集中)。與沒有特定治療相比,它還可能導致更好的效果和更短的住院時間。

在改變思覺失調症的整體症狀方面,不加抗精神病藥物的 CBT ,可能與加抗精神病藥物的 CBT 沒有什麼不同。在具體減少正性症狀(例如聽到聲音)方面,不加抗精神病藥物的 CBT 可能不如 CBT 加抗精神病藥物有效,且與 CBT 加抗精神病藥物相比,可能有較少的不良作用。

研究證據的侷限性是什麼?

證據的確定性從低到非常低,這意味著我們對結果的信心非常有限。因為研究參與者和治療師都知道正在接受的治療,這可能會影響結果。此外,在研究期間,參與者經常在沒有計劃的情況下,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再者,並非所有研究都提供了我們感興趣的所有數據,並且納入的研究和研究參與者的數量太少,以至於無法確定結果。

證據最新的更新日期為何?

證據資料收集至 2022 年 3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顏琦樺 (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