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對接受白內障手術的人而言,三焦點和延焦段人工水晶體之比較

此文獻回顧的目的為何?

此項 Cochrane 文獻回顧旨在評估摘除白內障後植入眼內的人工水晶體之效果。特別是,我們想要比較三焦點和延焦段 (EDOF) 人工水晶體之結果。

重要資訊

在摘除白內障後植入三焦點或 EDOF(TECNIS Symfony)水晶體的人可能會經歷類似的遠距視力程度。

與那些使用 EDOF(TECNIS Symfony)水晶體的人相比,使用三焦點水晶體的人可能會有更好的近距視力,並且在需要良好近距視力的任務上,可能更少依賴眼鏡。

手術後,兩種類型的水晶體都可能出現像是光暈和眩光的不良視覺反應,但在水晶體之間並未檢測出有意義的差異。

手術的嚴重併發症或對植入水晶體的選擇不滿意的情況並不常見。

此文獻回顧的重點為何?

隨著年齡增長,眼睛內之水晶體可能會變得不透明,而這可能會導致視力喪失。當此情況發生,就稱為白內障。眼科醫師可以在很短的手術時間內移除白內障,用稱為 IOL 的人工水晶體取代混濁的水晶體。傳統上,這些 IOL 是「單焦點」水晶體,設計用於在固定距離內發揮最佳效果。舉例來說,IOL 能提供良好的遠距視力(像是開車或看電視)或良好的近距視力(像是閱讀或縫紉),但無法兩者兼顧。這代表過去人們在白內障手術後通常需要配戴眼鏡才能清楚看到遠距和近距任務。近期已研發出新型水晶體,旨在更廣泛的距離內實現清晰視力,並完全消除對眼鏡的需求。然而,這些新型的 IOL 和不良的視覺反應有關,例如光暈和眩光。此文獻回顧比較了兩種新型 IOL 的結果:三焦點和延焦段 (EDOF) 水晶體。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收集並分析所有比較三焦點和延焦段水晶體的相關研究。根據研究方法、規模以及研究結果一致性等因素,我們比較、總結研究結果,並且評估我們對於證據的信心。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現五項研究,其中四項在歐洲進行,一項在北美洲進行。這些試驗呈現了 233 名參與者(466 隻眼睛)3 至 6 個月的追蹤結果。

此文獻回顧的主要結果為何?

• 在摘除白內障後,使用三焦點水晶體的人其遠距視力可能與使用 TECNIS Symfony EDOF 水晶體的人的遠距視力沒有太大差異(低確定性證據)。然而,和使用 EDOF 水晶體的人相比,使用三焦點水晶體的人可能有更好的近距視力,而且可能較不需要眼鏡(低確定性證據)。

• 研究參與者在白內障手術後,完成關於視力的問卷。這些顯示了這兩種水晶體都效果良好,兩者間似乎並無任何重要差異(低確定性證據)。

• 兩種類型的水晶體都會出現光暈和眩光,但在水晶體之間並未檢測出有意義的差異(低確定性證據)。

• 不良反應並不常見(低確定性證據)。

證據有哪些限制?

所有研究本質上都相對短期,沒有報告經濟後果。我們將證據評為「低確定性」,因為這些研究的結果並不精確,而且我們也不確定這些研究的設計是否可能導致結果偏差。

此文獻回顧更新日期為何?

我們搜尋了截至 2022 年 6 月 15 日已發表之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林芸平(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Tavassoli S, Ziaei H, Yadegarfar ME, Gokul A, Kernohan A, Evans JR, Ziaei M. Trifocal versus extended depth of focus (EDOF) intraocular lenses after cataract extractio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4, Issue 7. Art. No.: CD014891. DOI: 10.1002/14651858.CD014891.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