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胎兒胎位不正時,母親分娩姿勢所帶來的影響

本文獻探討的議題為何?

胎位不正是指胎兒的後腦勺朝向母親的背部。因此,分娩和出生的過程可能漫長而困難,有時甚至會需要藉由手術分娩(剖腹產或使用特殊工具協助胎兒通過產道)和引起較高機率的會陰損傷(骨盆底損傷)。同時,該嬰兒有較高機率被送至新生兒加護病房,女性也可能會對分娩經驗感到壓力或失望。

此議題的重要性?

孕婦在分娩過程中的姿勢可能有助於旋轉胎兒,使其後腦勺朝向母親腹部的前部。姿勢的改善可以幫助母親和胎兒更正常地分娩和出生。然而,目前尚待釐清哪種姿勢有效以及其最佳使用時機。

針對產婦分娩時使用姿勢之研究所做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可以提供「姿勢是否改善分娩過程與母親和胎兒健康」的答案。本篇回顧的總結可用於更新臨床指引。

2007 年的 Cochrane 回顧報告指出,在分娩時呈現「雙手雙膝著地」姿勢雖無法解決胎位不正的問題,但確實有助於減緩女性分娩時的背痛。在那之後,更多類似的試驗陸續被執行,有些甚至利用不同的分娩姿勢,而其是否有效果也尚待評估。

我們找到哪些證據?

我們搜索了發布於 2021 年 7 月 13 日之前的文獻證據,最終找到在 9 個不同國家的 8 項研究,共涵蓋 1,766 名女性及其胎兒。納入研究中的女性為初產婦或曾經分晚過的產婦,所有女性的懷孕時間都至少為 36 週。

這些試驗比較了使用「雙手雙膝著地」姿勢或「側臥」姿勢(與胎兒同側、與胎兒不同側、半俯臥)與其他姿勢(任意姿勢,仰臥,後仰,與胎兒同側躺)的差異。

對於分娩時使用「雙手雙膝著地」姿勢和「側臥」姿勢,在手術分娩、出血(母親大量出血)、嚴重會陰創傷的個案數目以及婦女對生產過程的滿意度可能幾乎沒有或沒有差異,但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實。而許多我們感興趣的結果並沒有被納入研究報告。

綜合而論,因為研究中參與的婦女和嬰兒數目太少,而且一些研究使用的方法並不明確,我們對證據幾乎沒有信心。

這意味著什麼?

總體而言,分娩時使用「雙手雙膝著地」姿勢或側臥姿勢是否能改善母親及其胎位不正胎兒的健康尚未有明確定論。然而,若產婦覺得使用「雙手雙膝著地」姿勢、側臥或其他分娩姿勢較舒適,她們便可以採用。

我們需要進一步地研究,讓生產時胎兒能呈現最佳的姿勢。尤其是研究不同分娩姿勢的差異、在分娩過程中長時間使用這些姿勢的影響、以及對婦女及其嬰兒的長期結果。

翻譯紀錄: 

翻譯者:施懿倢 (長庚大學中醫系,學生)【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