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破裂顱內動脈瘤之治療

研究背景

顱內動脈瘤是血管在大腦中的異常腫脹,它們可以無任何症狀的存在,但一小部分的破裂出血,可能導致死亡或嚴重失能。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危險因素,如血壓)、顯微外科手術鉗夾(將夾子夾在動脈瘤上的手術)和血管內栓塞(較小的手術,將線圈置於動脈瘤內部以使其阻塞)。每種方法都有不同的潛在風險和益處,目前關於適合的治療方式尚不確定。

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研究了未破裂顱內動脈瘤之個體,將保守治療與介入治療(顯微外科手術鉗夾或血管內栓塞)的有效性進行比較,亦將顯微外科手術鉗夾與血管內栓塞之有效性相比較。

資料搜尋

此文獻搜尋截至2020年5月25日。

研究特徵

我們評讀包含兩篇臨床試驗:一項隨機臨床試驗發表在2011年,共80名參與者參加,評估血管內栓塞的保守治療(其中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兩種或多種治療組中的其中一組),以及2017年發表的另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共有136名參與者參加,評估未破裂顱內動脈瘤之個體的顯微外科手術鉗夾與血管內栓塞的比較。

主要研究結果

現有的證據在一年內的介入治療與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保守治療(血管內栓塞或顯微外科手術鉗夾)無明顯差異。

證據品質

我們沒有發現關於顱內動脈瘤破裂的最佳治療方法的證據。由於參與者人數少以及缺少結果數據,因此證據的整體質量非常低。需要有更多參與者來進一步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黃永鎮(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護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