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血管腔內或開放性手術修復,哪一種對胸腹主動脈瘤病人預後較佳?

研究背景

胸腹主動脈瘤 (TAAA) 是指血管擴大或腫脹至比原血管直徑大 50%,導致同時影響胸主動脈及腹主動脈。胸腹主動脈瘤直徑大於 6.0 公分至 6.5 公分(取決於患者的性別或潛在遺傳的動脈壁脆弱點),或者每年擴張大於 1 公分,如果不治療,即被視為是一個會造成生命威脅的情況,且外科醫師在決定病患的最佳治療路徑時會面臨複雜的挑戰。治療方法包括需要手術團隊打開胸及腹部,使用金屬移植物取代已病變動脈的開放性手術修復;利用放射線引導,通過腹股溝的小切口插入一系列有覆蓋物質的支架(內套膜支架)到動脈瘤內的血管腔內修復;以及需要諮詢病患及他們的家屬,並在需要時開藥給病患以控制風險因素的非干預性治療。主要併發症包括血管腔內及開放性手術修復後的死亡。然而,血管腔內修復在概念上是侵入性較低的,因此,我們旨在確認血管腔內修復跟開放性手術修復相比,對病患而言是否為一個更安全的選項。

研究特徵和主要结果

我們檢索隨機對照試驗和對照臨床試驗的文獻,以評估血管腔內修復和開放性手術修復相比,在治療胸主動脈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隨機對照試驗和對照臨床試驗有助於告知醫療專業人員、政策制定者和消費者有關胸腹主動脈瘤的最佳治療選擇。這些類型的試驗旨在控制干擾因素,例如病患的健康狀況或外科醫師的經驗,以公平地比較這些治療方法。截至 2021 年 4 月,我們的搜索未發現任何符合我們納入標準的隨機對照試驗或對照臨床試驗。

證據等級

我們沒有發現可以解決我們目標的文獻。

結論

隨機對照試驗和對照臨床試驗在有效評估血管腔內手術與開放性手術修復相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會有所幫助,但在進行此類試驗時存在邏輯和倫理方面的挑戰。

翻譯紀錄: 

翻譯者:陳怡儒(長庚醫療財團法人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呼吸治療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