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器官移植後,透過介入措施提高免疫抑制劑服藥依從性

本文獻探討的議題為何?

實體器官移植是指心臟、肺、腎、胰腺或肝臟的移植。實體器官移植後,免疫抑制劑可弱化免疫系统反應,確保移植的器官在長、短期皆能適應身體。在正確的時機服用正確劑量的抑制劑是移植後護理的關鍵。然而,依從性不佳的情況經常發生,且可能是移植失敗的常見原因。需要明確證據證明有效的介入措施能提高移植手術後的服藥依從性。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檢索了文獻,找出提及心臟、肺、腎臟、胰腺、或肝臟移植後,使用介入措施提升免疫抑制劑用藥依從性之研究。我們從中收集並統整資訊,藉此確認介入措施是否有效。我們也檢查了這些介入措施的品質,以確定我們觀察到的效果是否可靠。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找到了 40 項研究,包括 3,718 名成年人和 178 名青少年。大部分研究包含接受腎臟移植的參與者。我們發現,不同研究的介入措施各不相同,27 項研究中包含不只一種方法,以提高免疫抑制劑服藥依從性。我們發現一些證據,證明介入措施可能提高病人服用正確劑量的機會,目前尚不清楚使用介入措施,是否能增加器官移植術後的服藥依從性,同時也不清楚介入措施是否會影響血液中免疫抑制劑的濃度、移植排斥率、死亡率、再入院和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由於一些研究的規模較小、介入措施的種類各不相同,且研究以不同的方式定義、測量服藥依從性,因此在介入措施的有效性方面,其可信度較低。我們沒有找到足夠證據,證明特定種類的介入措施是否比其他種類有效。

研究結論

根據上述發現,我們推測,現用以證明介入措施增加服藥依從性之研究證據品質低,歸因於介入措施種類的差異、接受介入措施之參與者數量較少,以及定義、測量服藥依從性的方式迥異。根據現有數據的資訊,介入措施可能增加接受治療和服藥的依從性。未發現介入措施造成的危害。有 24 項研究尚未完成、或是已發表最終結果,但未包含在本文獻回顧中,因此本文獻未来的更新可能會更加確定介入措施是否能增加移植手術後的服藥依從性。

翻譯紀錄: 

翻譯者:舒稚庭(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