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脅迫性早產後使用terbutaline幫浦維持療法以降低不良的新生兒結果

太早出生的嬰兒 (早產) 發生不良結果的風險很高,出生時間愈早風險愈高。早產兒比較容易死亡或在兒童期出現嚴重失能,包括腦性麻痺 (cerebral palsy) 和其他類似疾病。非常早期就出現產兆 (34週以前),但以靜脈注射藥物中止子宮收縮的孕婦,再度發生早產的風險很高。terbutaline這種藥物可使子宮肌肉放鬆,或許能中止子宮收縮。雖然口服terbutaline似乎能預防子宮再度收縮,但另一種治療選擇是使用小型的攜帶式幫浦,持續將terbutaline注入皮下。幫浦療法的優點包括使用的每日劑量較低、可較迅速發揮作用,而且耐受度良好,因為副作用較口服劑型少。本次文獻回顧納入4篇試驗,包含234名曾出現早產產兆,且已中止子宮收縮的孕婦。 並無證據證明,對於延長早產產兆已獲遏止之孕婦的孕期,以降低不良新生兒結果的療效,terbutaline幫浦維持療法優於生理食鹽水幫浦療法或口服terbutaline維持療法。本次文獻回顧發現,並無充分的大型試驗,足以證實terbutaline幫浦維持療法的安全性或療效。

背景

在成功抑制脅迫性早產 (threatened preterm labour) 後,孕婦再度發生早產的風險很高。已有醫師使用terbutaline幫浦維持療法,以降低不良的新生兒結果。本次文獻回顧將取代早期於2002年發表的考科藍文獻回顧,團隊已不再更新該篇文獻回顧。

目的

判斷在脅迫性早產後使用terbutaline幫浦維持療法,對降低不良新生兒結果的療效。

搜尋策略

我們搜尋考科藍懷孕與生產群組試驗註冊 (Cochrane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Group's Trials Register) (2014年1月31日),並檢索所取得試驗的參考文獻清單。

選擇標準

本次文獻回顧收錄隨機對照試驗,比較於遏止脅迫性早產後的terbutaline幫浦療法和其他療法、安慰劑或無治療介入。

資料收集與分析

由2位文獻回顧作者,獨立評估試驗是否符合納入條件,然後按定性和定量整合的納入條件萃取資料 (後設分析 [meta-analysis])。

主要結果

本次文獻回顧納入4篇試驗,共計234名女性接受隨機分配。納入試驗的整體方法學品質良莠不一;有2篇試驗所提供的試驗方法相關資訊極少,有1篇試驗的樣本耗損很高,有3篇試驗的表現性偏差 (performance bias) 風險偏高。並未發現有力的證據,可證明對於延長早產產兆已獲遏止之孕婦的孕期,以降低不良新生兒結果的療效,terbutaline維持療法優於生理食鹽水安慰劑,或口服terbutaline維持療法。結合2篇試驗的結果顯示,相較於生理食鹽水幫浦療法組,terbutaline幫浦療法組的新生兒,出生時的胎齡 (gestational age) 平均差 (MD) 為 -0.14 週 (95%信賴區間 [CI] 為 -1.66至1.38)。有1篇試驗指出,相較於生理食鹽水幫浦治療,terbutaline幫浦治療組的早產 (胎齡低於37週) 風險比 (RR) 為1.17 (95% CI為0.79至1.73),非常早產 (胎齡低於34週) 的RR為0.97 (95% CI 為0.51至1.84)。並無證據顯示相較於安慰劑,terbutaline幫浦療法可顯著降低發生嬰兒呼吸窘迫症候群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或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機率。亦無證據顯示相較於口服terbutaline,幫浦療法可提高治療持續率,或降低嬰兒併發症或母親再度入院的發生率。有1篇試驗指出,幫浦療法會顯著增加每位孕婦的每週費用 (580美元相較於12.50美元,P < 0.01)。並未報告嬰兒的長期結果。

作者結論

由於並無證據顯示terbutaline幫浦維持療法,可降低不良的新生兒結果,再加上欠缺療效證據、需要龐大費用,以及缺乏治療安全性的資訊,因此不贊成以terbutaline幫浦維持療法,來治療早產產兆已獲遏止的孕婦。未來應僅適用於妥善執行,且具適當考驗力的隨機對照試驗。

翻譯紀錄


翻譯者:臺北醫學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
本翻譯計畫由衛生福利部補助經費,臺北醫學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引用文獻
Chawanpaiboon S, Laopaiboon M, Lumbiganon P, Sangkomkamhang US, Dowswell T. Terbutaline pump maintenance therapy after threatened preterm labour for reducing adverse neonatal outcom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 Issue 3. Art. No.: CD010800. DOI: 10.1002/14651858.CD010800.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