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失智症病人於髖部骨折術後的復健

背景

髖部骨折主要是發生於老年人的傷害,通常是由跌倒造成的。它能影響一個人的行走、進行日常活動和保持獨立行動的能力。髖部骨折在失智症病人中則更為常見,而且發現該族群更難恢復,因其為發生意識混亂與其他額外併發症的高危險群,例如褥瘡和術後胸腔感染,可能還會發現他們難以表達疼痛和不舒服。

問題回顧

我們想了解失智症病人髖部骨折後的不同治療方法會否影響恢復的情形以及可能的相關費用。本篇為已發表的 Cochrane文獻回顧之更新版本。

研究特點

我們搜尋了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一種使用隨機方法將受試者分配到兩個或多個治療組其中一組之研究型態),比較了失智症病人髖部骨折後的任何增強型照護和復健模式,以及在試驗的設定中所提供之常規照護環境。最近的搜尋是到2019年10月16日為止。

我們找出了七個試驗,共計研究了555名髖部骨折的失智症病人。五個試驗比較了一個增強型的跨領域復健及照護計劃,在該計劃中,各種領域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員合作,橫跨醫院和社區,或僅在院內給予一般常規照護。另兩個試驗則比較了由老年醫學科醫師及相對於骨科醫師所主導的院內照護計劃。

關鍵發現

接受了增強型照護和復健模式的失智症病人髖部骨折後或許較少發生瞻妄。當照護是由老年醫學科醫師主導時,相較於骨科醫師主導的情形,可能會縮短3-4天的住院天數。目前尚無資訊關於任何照護模式對於生活品質( quality of life;QOL)的影響,我們亦無法確定對其他重要結果的影響,例如個人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功能的恢復、認知功能、疼痛、死亡率或該名病人回到骨折前相同居住環境的可能性(likelihood)。

證據品質

這些證據的主要問題是,大多數的研究規模較小,因此結果可能存在偏差。文獻回顧的結果大多數都是相當不確定的,其中沒有任何一種照護模式是專門為失智症病人所設計的。儘管這些在文獻回顧中所提及的失智症病人可能有特殊需求,但他們皆被納入老年人髖部骨折的大型試驗之中。

結論

本文所研究的照護模式可能會帶來一些好處,但目前的研究不足以確認何者為失智症病人髖部骨折術後的最佳方式。

翻譯紀錄

翻譯者:潘為元(Wei-Yuan Pan)
服務單位: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職稱:主治醫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
聯絡 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Smith TO, Gilbert AW, Sreekanta A, Sahota O, Griffin XL, Cross JL, Fox C, Lamb SE. Enhanced rehabilitation and care models for adults with dementia following hip fracture surger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Issue 2. Art. No.: CD010569. DOI: 10.1002/14651858.CD010569.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