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對頭頸部癌症病患的社會心理介入措施

已被診斷出有頭頸癌病患的數目呈現穩定成長,更是普遍發生在超過60歲以上的男性,而在年輕成年人中(低於40歲的男性和女性)其好發率也有提高,頭頸癌的存活率超過50%,因此對於經過治療的頭頸癌病人,其生活品質與調適生活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不幸的是,在治療頭頸部的癌症時,由於病患會有明顯的外觀改變或是改變進食說話方式,因而造成生活產生巨大改變。在此癌症病患中,有吸菸和飲酒習慣的人占有相當高的比例,相當多正在接受治療或是結束療程的病患皆有吸菸或飲酒習慣。其高程度的癌症關聯的情況,使專業健康照顧者發展出一個計畫以支持治療後的病人所面臨的問題,計畫重點在於處理癌症相關的情緒或社會問題,故稱為社會心理介入措施。這些回顧提供證據以解釋有效的社會心理介入措施,進而改善病患之生活品質或發展其良好的社會心理。

七個研究總共包含542位罹患頭頸癌的成年人,然而許多研究在設計和報導存有缺點,更導致產生可信結論的困難性。

綜觀而言,我們在社會心理介入措施下的回顧中,並無發現一般生活品質、焦慮感或是和憂鬱的情況有獲得改善。

結論顯示,此領域有限的高品質證據對於產生關於有效社會心理介入措施的結論是有困難的,未來高品質的研究必須要在此領域且鎖定社會心理介入措施的需求,以指引服務發展。

背景

如同罹患其他癌症,當病患被診斷出頭頸癌時,將承受著相當程度的社會心理壓力,頭頸癌得病人因為疾病產生之處會影響著日常生活的進食、說話或呼吸功能,進而有相對特殊的需求。現今頭頸癌病患的研究中,缺乏有效發展社會心理介入措施以處理病患相關壓力的經驗。

目的

針對頭頸癌的病患,評估有效的社會心理介入措施,以改善其生活品質與發展其良好的社會心理。

搜尋策略

我們搜尋的期刊包含Cochrane Ear、Nose and Throat Disorders Group Trials Register、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PubMed、EMBASE、CINAHL、科學人網路、BIOSIS 回顧、劍橋科學性摘要、ICTRP 與其他相關已發表與尚未發表的試驗,其中最近的搜尋為2012年12月17號。

選擇標準

取樣對象為罹患頭頸癌的成年人,採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與半隨機對照試驗(quasi-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的社會心理介入措施。試驗中的社會心理介入措施,必須包含經過訓練的幫助者和頭頸癌病患的互相支持關係,結果經由有效性的生活品質量表、社會心理壓力量表或綜合以上兩者來評估。

資料收集與分析

二位回顧作者獨立選取試驗以萃取數據和評估偏差風險,如果需要的話,會再諮詢第三作者。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整合分析了萃取測量的結果,在95%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s)隨機效應模型比較使用兩種平均差異(mean differences)或標準平均差(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s )。我們整合分析在主要結果中的生活品質測量、次要結果測量其社會心理壓力,包含焦慮和憂鬱。我們將主要量化(自我評值、應對、適應癌症變化、身體形象)以敘述綜合結果,評值研究數量因為具體成果和評估工具分歧較寬而有所限制。

主要結果

七個試驗總共包含542位符合資格的參與者,研究存在廣泛性的偏差風險,介入措施使用及結果測量的報告。其中,最後介入措施的測量方式是根據是歐洲組織為研究及治療癌症所設計的生活品質問卷(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當中無證據顯示社會心理介入措施能有效提升全球頭頸癌病患的生活品質。生活品質量表包含五個功能性的評分標準:命名的認知、活動力、情緒、社會與角色,在研究中並無證據顯示社會心理的介入措施對以上五個功能性量表能提供立即性改善或是中期的改變。在有效的資料中,焦慮的程度(SMD -0.09, 95% CI -0.40 to 0.23)或是憂鬱(SMD -0.03, 95% CI -0.24 to 0.19)並沒有明顯改變。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反駁或支持社會心理介入措施是對頭頸癌的患者有效的。

作者結論

關於社會心理的介入措施證據有限,由於其有限的研究數量及方法學上的缺點,例如:缺乏有利證據或是在結果測量中比較介入性的種類和廣泛性分歧的困難,未來研究應該鎖定壓力量表為正值的病患並使用有效的結果測量,例如:EORTC量表(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並且應該落實理論推導的介入措施,也應改善以下幾點:有效的計算方式、鼓勵多間研究中心合作,進而確保招募一個適合的樣品數大小。

翻譯紀錄

翻譯者: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Semple C, Parahoo K, Norman A, McCaughan E, Humphris G, Mills M.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3, Issue 7. Art. No.: CD009441. DOI: 10.1002/14651858.CD009441.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