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融合病毒肺部感染之藥物治療

研究問題

免疫球蛋白治療相較於安慰劑 (外觀類似但無藥效的偽藥) 能否在不增加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情況下,減少罹患呼吸道融合病毒肺部感染的低齡幼童之死亡率與住院時間?

背景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是一種會感染肺部與呼吸道的常見病毒。感染後可能造成嚴重的身體不適甚至死亡,每年有數百萬的兒童因RSV感染而需入院接受相關治療。RSV感染所引起的死亡多發生於低收入國家。在高收入國家,與RSV肺部感染相關的死亡多發生於同時患有其他疾病的嬰兒與幼童。

免疫球蛋白亦稱為抗體,在正常情況下,發生感染時會由白血球產生的一種分子。免疫球蛋白可辨識和附著於病毒(如RSV)上,並協助消滅它們。免疫球蛋白亦可透過人工製造,再給予未自行產生RSV抗體的幼童。有些研究顯示,免疫球蛋白在感染風險較高的幼童有助於預防RSV感染。免疫球蛋白或許也可用於治療已發生之RSV感染,但這方面的療效與安全性依然未知。

檢索日期

我們搜尋了截至2018年11月6日為止的相關證據。

研究特性

我們納入七個隨機對照試驗 (即參加者在研究中被隨機分派至二種以上之治療組中的其中一組),這些試驗在486位患有RSV肺部感染的住院幼童比較免疫球蛋白與安慰劑的功效。所有試驗的執行地點都在美國;其中三項試驗包含來自南美洲國家 (智利與巴拿馬) 的幼童;其中一項試驗則有來自紐西蘭與澳大利亞的幼童。這些試驗於1987年至2014年之間發表。

研究經費來源

有五項試驗是由該項研究所測試之免疫球蛋白的製造商所資助。一項試驗由政府部門資助,而剩下的一項試驗未表明資金來源。

主要結果

儘管這些試驗中鮮少發生死亡事件,但免疫球蛋白似乎並未比安慰劑更能預防患有RSV感染的幼童發生死亡。針對患有RSV肺部感染的住院幼童給予免疫球蛋白也未能縮短住院時間。而就不良反應來看,不分嚴重程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被認為是嚴重 (如呼吸衰竭) 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接受免疫球蛋白與安慰劑治療的幼童均相當。至於其他療效指標,像是供氧需求或入住加護病房率等等,接受免疫球蛋白和接受安慰劑的受試者之間也沒有差別。不過目前尚缺乏來自RSV感染死亡率較高之族群的資料。

證據品質

證據品質為低或非常低,意味著若以免疫球蛋白治療患有RSV感染的住院幼童,真實療效可能與本回顧的發現有相當大之差異。

翻譯紀錄: 

翻譯者:Bert Chen
服務單位:Vercentrys Taiwan
職稱:Operations Executive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