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比較虛擬實境復健療法與其他介入處置或無介入處置,在中風患者的上肢功能及行走速度與日常生活活動獨立性等之療效。
背景:許多人在中風之後,面臨活動、思考以及感知的困難,大多造成日常生活活動的問題,如寫字、走路及駕駛能力等。虛擬實境及互動視訊遊戲提供中風病人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涉及使用電腦程式來模擬真實生活的物體與事件。相較於傳統的治療方式,虛擬實境及互動視訊遊戲可能提供更多優勢,像是無論是否可在醫院環境中執行,讓患者有機會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的訓練。而且,虛擬實境多種特點可能也意謂著病人花更多的時間在治療,例如,這樣的訓練活動可能會激起更多動力。
研究特徵:我們確認37個研究、1019位中風病人參與。研究中有各式各樣的虛擬實境程式,而且大多程式要求使用者跟著程式進行的活動相對活躍(而不僅是移動操作桿等這樣的小活動)。所搜尋的證據為2013年11月以前的證據。
研究結果:有12個試驗測試了虛擬實境的使用相較傳統療法,是否能改善上肢的使用功能性、發現使用虛擬實境的確有較好的療效。有4個試驗則是測試和傳統療法相比,使用虛擬實境是否可以改善行走速度。目前沒有證據指出虛擬實境在這個結果上是更有效益的。有8個試驗發現虛擬實境可以讓中風病人稍微有較好管理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如洗澡及穿衣。然而,這些正面影響都是在治療後立即測量所得到的結論,因此並不清楚這樣的影響能否長期地維持。因為這些研究大多參與受試者少,必須小心解讀這些研究結果。使用虛擬實境的受試者中,極少數人回報有疼痛、頭痛或昏眩等情境,沒有發生嚴重的不良事件。
證據品質:我們將上肢功能結果的證據品質分類為"低";走路能力、整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獨立性之證據品質則為"非常低"。以上結果之證據品質有所限制,主要是由於參與研究的受試者過少、各篇顯現的結果不一致、文獻所呈現的內容不詳細。
我們發現當使用虛擬實境及互動視頻遊戲作為額外輔助正常照護(增加整體治療時間),或與運用相同強度的傳統治療相比,在改善上肢功能或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上可能有益處。在握力、步伐速度或整體運動功能上,未有足夠證據來評估相關的效益。目前仍無法確認虛擬實境哪一項特徵是最重要的,及無法得知這些影響是否能長期保持。
虛擬實境及互動視頻遊戲已成為中風復健最新的治療方式,特別是商用遊戲機快速被臨床所採用。本篇是2011年考科藍文獻回顧之更新版。
主要目標:比較虛擬實境與執行其他介入處置或無介入處置,在上肢功能及活動性之復健功效。
次要目標:比較虛擬實境與其他介入處置或無介入處置在步態、平衡、整體運動功能、認知功能、活動及參與限制、生活品質、影像學及副作用等功效。此外,我們於藉由報告患者符合納入標準資格和招聘來評估虛擬現實用於中風患者的可行性。
我們所搜尋的資料庫,包含如下:the Cochrane Stroke Group Trials Register(2013年10月),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The Cochrane Library2013第11期), MEDLINE (1950年至2013年11月), EMBASE (1980年至2013年11月),以及其他7個資料庫。另外,也搜尋試驗註冊及參考文獻清單。
本文獻回顧納入有關成人中風患者運用虛擬實境的隨機或類隨機試驗。虛擬實境為在電腦上建構一個虛擬的世界,讓使用者可以互動,如同身處在真實世界一般。研究主要結果為上肢功能與活動,次要結果包括步態與平衡功能與活動,以及整體性運動功能。
兩位作者在研究設計前所設定的選擇標準下,獨立選取試驗、萃取資料並評估偏差的風險。若兩位作者有不一致意見時,由第三位回顧作者仲裁。回顧作者文獻回顧評審們會聯絡原研究者以取得遺漏的資訊。
本文獻回顧納入37個試驗、共1019位受試者。研究大多為小樣本,介入歧異,因許多的研究報告不良,所以偏差風險不明。因此,雖然有大量的隨機分派試驗,在證據等級及評比建議系統(GRADE)上仍呈現"低"或"極低"的證據等級。控制組接受無介入處置或一般療法,所有試驗的介入處置大多針對改善運動功能,而非認知功能或活動表現。大多數受試者相對年輕且已有一年以上的中風病史。主要結果:結果對上肢功能具有統計學意義(標準化平均差(SMD)為0.28,95%信賴區間(CI)為0.08至0.49,根據12個研究、397位受試者);次要結果:握力、步伐速度或整體運動功能則沒有統計上顯著影響。結果對日常生活活動(ADL)具有顯著差異(SMD為0.43,95% CI為0.18至0.69,根據8個研究、253位受試者),然而,我們無法彙整有關認知功能、受試者限制及生活品質或是影像研究等結果。在研究中有些少數的不良事件,但相對輕微。根據研究所報告的合格率,篩檢後受試者只有26%被納入研究。
翻譯者:李欣潔
服務單位: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
職稱:職能治療師
審稿者:溫載鉉/陳杰峰
服務單位: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委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辦理 實證醫學中心
職稱:事務員/主任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