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腦損傷 (traumatic brain injury) 住院病人的治療以降低體溫至 35ºC-37.5ºC

背景

創傷性腦損傷的發生,是對大腦的直接衝擊而導致的,例如:道路交通事故或是從高處跌落。它是導致死亡和失能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約有550萬人遭遇這項疾病。傷害的發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於撞擊的同時;其次,在損傷後的幾小時和幾週內。處理創傷性腦損傷的目標是減少續發性傷害的衝擊。有些證據表明,受傷後維持體溫正常可能比較高體溫的病人有更好的結果。

文獻回顧問題

本文獻回顧評估了將體溫降低至 35⁰C-37.5⁰C 之間,使用藥物或不使用藥物的物理性降溫治療,是否會影響創傷性腦損傷後住院成人或兒童的結果。

搜尋日期

我們搜尋了截至2019年11月28日的隨機對照試驗 (RCTs)。隨機對照試驗將隨機分配參與者到治療組,並提供最可靠的證據類型。

硏究特點

我們只有發現一個收納 41 名病人,於創傷性腦損傷後入住重症加護單位的小型研究。這項研究評估了使用靜脈注射 (透過插入靜脈的針或軟管) 給予乙醯胺酚 (paracetamol) 溶液72小時後的效果,並比較了給予偽裝成乙醯胺酚的生理食鹽水靜脈注射的結果。

我們沒有發現提供其他藥物或物理降溫治療給創傷性腦損傷病人的完整研究報告,例如:毯子、風扇或冰塊以冷卻體表皮膚,或使用冷卻過的靜脈輸液。我們發現了一個有關物理降溫治療的非常小型的、簡短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沒有提供足夠的資訊使我們能將其數據納入,但是如果未來能提供更多可用的資訊時可能會納入。

我們還發現了4項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這些研究完成後可能會為文獻回顧提供更多證據。有些研究納入了其他類型腦部損傷的受試者。我們只能在這些研究結果中,發現其有將創傷性腦損傷與其他類型的病人分別出來報告時,才能將其納入本文獻回顧。

主要結果

我們無法確定乙醯胺酚是否會影響受傷後28天內的死亡人數。這項研究沒有提供我們想知道的結果資訊,包括:病人是否有不佳的結果 (定義為死亡或依賴);新出現的嚴重腦內出血;腦外的頭部出血;顱骨內壓力增加 (顱內壓);肺炎或其他嚴重感染。

證據的確定性

儘管研究提供的數據是由良好的方法所產生的,但我們認為它有很高的偏差風險,因為研究作者所報告的死亡人數並非是事前計劃要記錄的,即便他們在開始執行研究前已分享了他們的研究計劃。由於僅有一項受試者很少的研究,這意味著我們無法確定在大型研究中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結果。

我們判斷死亡的證據只有很低的確定性。這意味著我們對這次回顧的主要結果不是很有信心。治療的真正效果可能與此文獻回顧的主要結果有很大不同。

結論

當創傷性腦損傷者入院後,我們無法確定使用藥物和其他物理降溫治療將體溫降低至 35⁰C-37.5⁰C 的效果。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評估這個問題。在未來的更新時,我們將評估諸如噁心、嘔吐或不適等治療的副作用,我們希望正在進行中及未來的研究也能專注於這些重要的結果。

翻譯紀錄: 

翻譯者:潘為元 (Wei-Yuan Pan)(淡水馬偕紀念醫院,主治醫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