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肺泡再擴張術 (recruitment manoeuvres) 作為因肺損傷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通氣策略

背景:成人因急性呼吸衰竭進入重症加護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 ,這在全世界是常見狀況。儘管有很多原因可以導致呼吸衰竭,但它可能是由一種稱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引起的。這個術語描述的是由各種原因造成的肺部損傷和發炎的狀況,並且它們不能正常地為身體提供氧氣並從身體中清除二氧化碳。這導致血液中的氧氣量減少。病人可能需要呼吸器來輔助呼吸。這種療法被稱為機械通氣 (mechanical ventilation)。機械通氣輔助治療是 ARDS 病人標準治療的重要支柱。

儘管機械通氣可能挽救生命,但它也可能會透過肺擴張和塌陷或過度拉伸肺組織,進一步導致肺損傷。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肺部的損傷,使用低壓、較小體積的空氣於吐氣末正壓 (PEEP)。這種通氣策略已被證明可以縮短病人需要機械通氣的時間,同時提高生存率;它已被用於接受重症加護 ARDS 病人的標準照護方法中。

隨著這個策略的實施,也發展了其他的通氣技術。其中一種技術被稱為肺泡再擴張術 (recruitment manoeuvres);當與較高 PEEP 相結合時,被稱為開放式肺部通氣策略 (open lung ventilation strategy)。肺泡再擴張術透過持續的深呼吸來幫助塌陷的肺部再擴張 - 或重新打開。這可能會增加可用於呼吸的肺單位數量,並可能改善病人的預後。肺泡再擴張術的效果尚未確定。

搜尋日期:目前證據截至 2016 年 8 月。

研究特點:我們在本回顧中納入了 10 項試驗,其中共有 1658 名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參與者。

主要結果:低品質的證據表明,肺泡再擴張術提高 ICU 存活率,但不能提高 28 天內或住院的存活率。肺泡再擴張術對肺部漏氣的風險沒有影響。

證據品質:我們發現大多數結果的證據品質為低到中等,主要是因為納入研究的試驗設計。許多試驗將肺泡再擴張術與其他通氣技術或策略結合使用,這可能會影響結果。總結單獨使用肺泡再擴張術有效性的部分,應謹慎行事。

翻譯紀錄

翻譯者:許智超 (Cochrane Taiwan, 助理)【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Hodgson C, Goligher EC, Young ME, Keating JL, Holland AE, Romero L, Bradley SJ, Tuxen D. Recruitment manoeuvres for adul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ecei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6, Issue 11. Art. No.: CD006667. DOI: 10.1002/14651858.CD006667.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