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濕疹的益生菌

文獻回顧問題

本文獻回顧旨在透過分析隨機對照試驗的數據,評估益生菌(細菌、真菌或酵母)與安慰劑(完全相同但無任何作用的療法)、不治療、或不包含益生菌的其他療法相比,是否能有效治療嚴重程度、發病年齡不等的濕疹。我們想要了解,積極治療結束和後續追蹤時,使用益生菌治療是否能改善患者的症狀、生活品質和濕疹的嚴重程度。

研究背景

濕疹是一種瘙癢、非傳染性、發炎的皮膚病,5% 至 20% 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會受到影響。濕疹患者的腸道菌叢與未患濕疹的人有所不同,有時他們的腸道內也會有發炎反應。有人認為,濕疹可以透過改變腸道細菌的組合或減少腸道的發炎反應來治療。益生菌是口服的活性微生物,例如在未經超高溫消毒殺菌的牛奶和優格中所發現的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可能就有這樣的效果。

本文獻回顧是 2008 年發表前一篇 Cochrane 系統性文獻回顧的更新,此次更新相當重要,自上一次發佈至今已經有更多實驗,且隨著益生菌的使用被重視,用以治療濕疹的益生菌資訊應被更新。

研究特徵

我們納入 39 篇隨機對照試驗(RCTs),共 2,599 名參與者,文獻搜索截至 2017 年 01 月。

這些研究包括各種性別、年齡的人,儘管大多數研究的族群是被醫護人員告知患有濕疹的兒童。參與者的濕疹程度從輕度到重度不等,RCTs 比較了口服不同劑量、濃度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治療與不治療、安慰劑或不含益生菌的療法。

研究包含的益生菌是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a)菌屬,介入方法包含單獨服用或和其他益生菌一同服用,研究時間從 4 週到 6個月不等。本文獻並未探討預防濕疹的研究。納入的研究皆是在醫療環境下進行,大多數研究在歐洲,部分在亞洲、澳洲和紐西蘭。大多數研究在單醫療中心進行。研究的納入標準不受語言限制。其中有十項研究是由益生菌公司資助,另外四項研究未公布資金來源。

主要结果

請注意,本摘要中的結果基於以下內容:益生菌與無益生菌的比較、治療時間為 6 週至 3 個月,除了被研究者判定為 「嚴重濕疹」 的受試者治療時間較長(16週)、除不良事件外,治療期結束時測量的結果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皆進行評估。除非有額外說明,否則結果指標皆由參與者或其父母測量。納入的研究評估了不同濃度、劑量的各種益生菌。在計分方面,得分越高,症狀越嚴重。

我們發現,目前可用的益生菌對減少濕疹症狀,如瘙癢和睡眠不足,可能沒有什麼作用(中等品質的證據)。

然而,我們確實發現,這些益生菌可能會略微降低患者及其醫護人員綜合評分的濕疹嚴重程度(低品質證據),儘管不能確定這種變化對患者是否有意義。

在病人的生活品質方面,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益生菌會帶來變化(低品質證據)。

我們沒有發現不良事件增加的證據;納入的研究中所報告的與治療有關的不良事件是腸胃症狀如腹瀉、便秘、嘔吐、絞痛和腸道不適(低品質證據)。

分析表明,進一步評估益生菌在濕疹症狀的效益可能不值得,因為它們不太可能改變積極治療結束時的結果。

證據品質

除了一篇參與者自評的濕疹症狀證據品質為中等,其餘支持主要結果的證據品質偏低。其原因包括研究之間無法解釋的差異性,以及沒有足夠的可用數據。

翻譯紀錄: 

翻譯者:吳政彥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營養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 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