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早期鼻式間歇性正壓通氣與早期鼻式持續性氣道正壓用於早產兒之比較

文獻回顧探討的問題

與鼻式持續性氣道正壓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 相比,鼻式間歇性正壓通氣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 是否能為呼吸窘迫,或是存在呼吸窘迫風險的早產兒,提供更大的短期與長期益處,且不會造成傷害?

背景

對於有呼吸困難或是有呼吸困難風險的早產兒,鼻式間歇性正壓通氣可能會增加鼻式持續性氣道正壓的有效性。有呼吸問題的早產兒通常需要一台機器 (呼吸器) 的幫助,藉由一根管子提供穩定規律的呼吸到氣管中,但照顧這些早產兒的小兒科醫師會試著避免使用這類呼吸器,因為它們可能會損傷正在發育且尚未成熟或正要成熟的肺部,而 NCPAP 和 NIPPV 是以侵入性較少的方式來輔助嬰兒的呼吸-藉由較短的管道,且僅通往鼻腔的背部,所以對肺部造成的損害較少。NCPAP 和 NIPPV 或許能在出生後初期使用,以減少需要呼吸器協助呼吸的嬰兒數量,NCPAP 可以提供穩定的氣壓到鼻腔背部,使空氣傳遞到肺部,有助於讓嬰兒更舒適地呼吸,NIPPV 也提供相同的輔助,但同時透過呼吸器額外增加一些呼吸。

研究特點

我們在科學資料庫中搜尋了比較 NCPAP 和 NIPPV 應用於出生後不久即需呼吸輔助的早產兒(懷孕未滿 37 週出生) 的研究,我們也關注了對呼吸管的需求以及長期的副作用。

主要結果

我們找到了 17 個比較 NCPAP 和 NIPPV 的試驗 (共招收了 1,958 名嬰兒)。出生後 6 小時內使用 NIPPV,在極早產兒 (妊娠年齡 28 週和以上) 有呼吸窘迫症候群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或是有其風險的情況下,可能會降低呼吸衰竭的風險和插管及氣管內管通氣的需要,且可能還會稍微降低慢性肺部疾病的發生率。與 NCPAP 相比,NIPPV 在死亡、胸廓出現氣漏,或嚴重腦出血的風險上,可能幾乎沒有太大差異。 然而,研究缺乏大部分妊娠年齡不足 28 週的早產兒的數據,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如何最佳地將 NIPPV 應用於嬰兒。相關證據更新至 2023 年 1 月。

證據的可信度

本篇文獻回顧中的研究整體可信度是中等至低。

翻譯紀錄

翻譯者:高辰綱 (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專案經理)【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 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Lemyre B, Deguise M-O, Benson P, Kirpalani H, Ekhaguere OA, Davis PG. Early 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versus early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for preterm infan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7. Art. No.: CD005384. DOI: 10.1002/14651858.CD005384.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