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針對頸部疼痛的運動

文獻回顧問題

我們回顧了運動療法對頸部疼痛患者的疼痛、失能、患者滿意度和生活品質影響之證據。

研究背景

頸部疼痛很常見;它會限制一個人參與正常活動的能力,而且代價高昂。運動療法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頸部疼痛治療方法。本篇文獻納入了在治療頸部疼痛時處方或進行的主動運動(包括特定的頸部和肩部練習、伸展、肌力強化、姿勢、呼吸、認知、功能、眼球注視和本體感覺練習)。而將運動療法作為多學科治療、多模式治療(意指與其他治療方法並施,例如與推拿或超音波並施)或需要受過訓練的人員施行的運動(例如等長收縮被動伸展、節律穩定和被動技術)則被排除在外。

研究特點

證據截至 2014 年 5 月。我們發現了 27 項研究(總共 2,485 名參與者)探討運動是否有助於減輕頸部疼痛和失能;改善功能、整體感知效果、患者滿意度和/或生活品質。這些試驗將運動與安慰劑治療或不治療(等待名單)進行比較,或將運動與另一種干預措施相結合,與單獨施行該干預措施(可能包括關節操縱術、教育/建議、針灸、按摩、熱敷或藥物治療)進行比較。27 項評估頸部疼痛的研究中,有 24 項呈報了該疾病的持續時間:1 項急性; 1 項急性至慢性; 1 項亞急性; 4 項亞急性/慢性;和 16 項慢性。1 項研究報告了伴有急性神經根病變的頸部疾病;2 項研究調查了亞急性至慢性頸因性頭痛。

主要研究结果

結果表示,運動是安全的,帶有暫時性和無害的副作用,儘管超過一半的研究沒有報告不良反應。在查證不同類型運動的效果時,我們使用了運動分類系統來確保實驗方案之間的相似性。某些類型的運動確實比其他對照組表現出更大優勢。集中在頸部、肩部和肩胛骨區域的肌力強化運動,在治療慢性頸部疼痛、頸因性頭痛和頸神經根病變中看來擔當一角。此外,肌力強化運動與耐力或伸展運動相結合,也被證明是有益的。有一些證據表示,特定運動(例如持續自然骨突滑動)對頸因性頭痛,和正念練習(例如氣功)對慢性力學性頸部疼痛有益。用於頸部、肩部和肩胛骨區域的伸展或耐力運動,對頸部疼痛和功能的影響似乎很小。

證據品質

我們沒有發現高品質的證據。這顯示運動對頸部疼痛的有效性仍存在不確定性。未來的研究可能會對效果估計產生重要影響。本篇文獻存在許多挑戰;例如,大多數試驗的參與者人數很少,一半以上納入的研究品質低或極低,且關於最佳劑量要求的證據有限。

翻譯紀錄

翻譯者:韓穎琳 (聖方濟各大學物理治療科,學士生)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Gross A, Kay TM, Paquin J-P, Blanchette S, Lalonde P, Christie T, Dupont G, Graham N, Burnie SJ, Gelley G, Goldsmith CH, Forget M, Hoving JL, Brønfort G, Santaguida PL, Cervical Overview Group. Exercises for mechanical neck disorder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5, Issue 1. Art. No.: CD004250. DOI: 10.1002/14651858.CD004250.pub5.

我們對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必要的 cookie 使我們的網站正常運作。我們還希望設置可選擇分析的 cookie,以幫助我們進行改進網站。除非您啟用它們,否則我們不會設置可選擇的 cookie。使用此工具將在您的設備上設置 cookie,以記住您的偏好。您隨時可以隨時通過點擊每個頁面下方的「Cookies 設置」連結來更改 Cookie 偏好。
有關我們使用 cookie 的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我們的 cookie 頁面

接受所有
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