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早期直腸癌患者接受局部切除手術合併輔助性治療是否比根治性手術好?

主要訊息

我們不確定與根治性切除術相比,局部切除術(LE)(透過肛門切除未生長超出直腸肌肉層的早期直腸癌,或 I 期),是否可以縮短術後無癌期 (RR)(透過大手術切除整個直腸及其周圍組織)。局部切除手術可能大大減少術後輕微併發症(僅需要藥物或支持措施),

但是不確定局部切除術(local excision,LE)是否比根治性切除 (radical resection,RR) 更能縮短術後無病時間和影響存活率, 也不清楚是否可以降低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

僅一項研究顯示局部切除手術可以改善患者肛門括約肌功能和生活品質。

什麼是早期直腸癌?

早期 ( I 期) 直腸癌佔直腸癌病患的三分之一,癌症尚未侵犯至腸壁肌肉層以外。常見的症狀有出現血便或肛門疼痛,只能通過大腸鏡檢查才能確診。本篇研究文獻將近幾十年新發展的局部切除方式與傳統標準的根除性手術相互比較。

早期直腸癌的治療方式

目前 I 期直腸癌的標準治療手術是切除整個直腸及周圍所有組織的大手術,稱為根治性切除術 (RR),此種手術方式有相當高的手術風險和併發症的產生。因醫療儀器創新和改進,現今常使用機械手臂,經由肛門進行局部切除手術代替傳統手術方式,以減少併發症和加快術後恢復速度,部分患者會在手術前後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 (化療) 或放射線治療 (放療)。

我們想要了解什麼?

將根治性切除術與局部切除進行下列幾項比較,以了解局部切除是否一樣有效或更好:

1.疾病復發率和生存率;

2.身體功能和生活品質;

3.術後的副作用和合併症。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所有早期直腸癌患者根治性切除術和局部切除相關治療的比較研究,然後比較、合併和整理所有研究結果,並評估證據等級。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尋獲四項研究,總共 266 位平均年齡為 60 歲接受根治性手術或局部切除的早期直腸癌患。每項研究時間從 17.5 個月至 9.6 年不等。三項研究在歐洲進行;一項研究在中國進行。其中一項研究沒有任何輔助性治療;兩項研究在術前進行化療或放療;一項研究的部分切除患者進行了術後化療。四項研究中有三項接受政府機構資助。

主要結果

結果顯示根治性手術會降低局部復發或轉移的機率,換言之,平均 100 位局部切除的患者有 27 位可能在 3 年後出現復發,但接受根治性切除患者每100 名患者僅有 15 位。

四項研究中只有一項研究特別關注肛門括約肌功能,像排氣或排便功能、吻合處滲漏次數以及尿布使用需求。根治性切除會導致病患短時間內排便次數增加、腹脹、腹瀉、腹痛和因腸造口滲漏的窘困。術後 36 個月時,局部切除的患者總排便次數、夜間排便次數和造口滲漏的窘困評分比根治性手術患者好。

目前尚不清楚局部切除是否會影響患者的存活率。所有研究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局部切除會影響骨盆疾病復發機率,

也不確定是否會降低術後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但我們發現局部切除會減少輕微併發症的可能性。

只有一項研究顯示 90% 局部切除患者術後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和性功能,包括各種角色扮演、社交功能、情感交流、身體形象、健康焦慮和改善尿失禁。兩項研究有類似的性功能方面報告。

這些證據受到哪些侷限?

證據的信心較低主要是因為僅有少數研究且研究進行方式不同,而且因研究過程無法雙盲所以研究結果可能會受到相關研究人員參與影響研究結果。

證據最新的更新日期為何?

本次審查截止至 2022 年 2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陳娟玲 (馬偕紀念醫院,內科腫瘤安寧照護組專科護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 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Motamedi MAK, Mak NT, Brown CJ, Raval MJ, Karimuddin AA, Giustini D, Phang PTerry. Local versus radical surgery for early rectal cancer with or without neoadjuvant or adjuvant therap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3, Issue 6. Art. No.: CD002198. DOI: 10.1002/14651858.CD002198.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