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新生兒眼部感染的藥物治療

本篇文獻回顧目的為何?
本篇 Cochrane 文獻回顧目的是確認對於預防新生兒眼炎,是否有哪種藥物治療的成效比安慰劑或無預防措施更好。 Cochrane 文獻回顧的作者們搜集及分析了所有相關文獻以回答這個問題,一共找到了 30 項研究。 

重點資訊
目前還沒有預防性治療新生兒眼炎是否能防止失明或是視力受損等嚴重後果的資料。中等品質的證據顯示,預防性治療可能降低任何原因導致的新生兒結膜炎發生率,但對於淋病性或披衣菌結膜炎的效果,相關證據品質為低至非常低。比較個別的介入措施,並沒有哪一種持續地表現更優越,但是資料有限。

這篇文獻回顧探討了什麼?
新生兒眼炎也稱作新生兒結膜炎,是一種眼睛表面的感染,發生在出生一個月內的新生兒。通常是出生時受到感染引起的(細菌或是病毒) 如果沒有治療,可能會導致失明。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採用以下治療方法來預防新生兒眼炎:

• 鹽酸四環素 1% 眼藥膏;
• 紅黴素 0.5% 眼藥膏;
• 普威隆碘 2.5% 溶液(水性);
• 硝酸銀 1% 溶液;
• 氯黴素 1% 眼藥膏。

Cochrane 文獻回顧的作者們認為這些治療和其他方法可以預防新生兒產生結膜炎。 他們分別評估了兩種主要類型的結膜炎 - 淋病性結膜炎(由 奈瑟氏淋病雙球菌 引起)和披衣菌結膜炎(由 砂眼披衣菌 引起) - 以及任何細菌引起的結膜炎(包括 奈瑟氏淋病雙球菌 砂眼披衣菌 )、任何原因引起的結膜炎或不明原因的結膜炎。 

這篇文獻回顧主要發現了什麼?
Cochrane 文獻回顧的作者們找到了 30 項研究,總共納入 79,198 名新生兒。有 18 項研究是在高收入國家執行的(美國、歐洲、以色列、加拿大),另外 12 項研究則是在中低收入國家執行(非洲、伊朗、中國、印尼、墨西哥)。 納入研究評估的主要預防藥物為:四環素 1%、紅黴素 0.5%、普威隆碘 2.5% 和硝酸銀 1%。

與未接受預防性藥物治療的新生兒相比,接受預防性藥物的新生兒在出生後 1 個月內感染結膜炎的機率可能較低(中等品質證據)。明確原因造成的結膜炎(奈瑟氏淋病雙球菌、砂眼披衣菌)因為在納入的研究中發生率較低,所以相關證據確定性不高。這些研究都沒有蒐集有關失明或是視力不良結果的資料。

本篇文獻回顧的更新日期為何?
Cochrane 文獻回顧的作者們搜尋的研究其發表日期截止至 2019 年 10 月 4 日。

翻譯紀錄: 

翻譯者:LIN YUJOU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morttot@gmail.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