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对孕妇、初产妇和其他主要照顾者进行干预,以预防幼儿龋齿

问题

向孕妇、初产妇和其他一岁儿童的主要照顾者提供预防性牙科保健(氟化物除外)和有关儿童健康饮食和喂养方法的信息,是否能防止其子女蛀牙?

研究背景

幼儿龋齿(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非常常见,影响到全球数十亿儿童,特别是贫困儿童。幼儿蛀牙会对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而且治疗费用很高。众所周知,糖和牙菌斑(口腔中的细菌)会导致蛀牙。孕妇、母亲和其他主要照顾者的态度、信仰和习惯影响其子女的口腔健康。

研究特征

我们检索截至2019年1月14日可用的证据。我们发现17个随机对照试验,这是提供最可靠结果的研究类型。试验涉及23732名照顾者(主要是母亲)及其子女。试验分别在高、中、低收入国家进行。其中九项试验的受试者来自低收入社区。

其中11项试验评估了与常规护理相比的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干预措施。我们将这些干预措施分为四个亚类别:母乳喂养支持(两项试验)、仅儿童饮食建议(一项试验)、儿童饮食和喂养建议(三项试验),或儿童饮食和喂养及保持牙齿清洁的建议(五项试验)。

旨在减少母亲口腔细菌的预防性口腔护理在六项试验中得到了评估:四项将一种特殊的膜涂在牙齿上,与“安慰剂”(一种看上去与膜一样的无效疗法)相比,两项试验比较了含木糖醇的口香糖和含氯己定的口腔凝胶的使用情况。

纳入的试验均未评估以预防性牙科服务为目的的改善方案。

主要结果

我们发现一些证据表明,那些母亲(或其他照顾者)在婴幼儿健康饮食和喂养实践方面得到建议的,孩子在6岁之前发生蛀牙的可能性比那些接受常规照顾的要小。

其他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母乳喂养支持;关于最佳儿童饮食的建议;关于儿童饮食、喂养和牙齿清洁的建议)与常规护理相比并没有降低幼儿蛀牙的风险。然而,这些研究的结果非常不确定,以至于我们不能断定这些干预措施不起作用。

我们发现了关于减少母亲口腔细菌的治疗方法的混合证据,但对于这些方法是否有可能预防儿童早期龋齿,我们还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纳入的试验中没有一项表明接受了可能影响其结果的资金。

作者结论

在孩子一岁之前,为孕妇、母亲或其他照顾者提供饮食和喂养方面的建议,可能会略微降低孩子早期龋齿的风险。我们需要更多有大量受试者的高质量研究,以便了解是否有其他向照顾者实施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减少幼儿蛀牙,以及干预措施的哪些特点使它们有效。我们知道目前有12项研究正在进行中。

研究背景

龋齿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并与婴儿及其家庭的不良健康和经济水平有关。社会经济弱势儿童患幼儿龋齿(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的风险较高。

研究目的

评估干预孕妇、初产妇或婴儿1岁时的其他主要照顾者对预防ECC(从出生到6岁)的效果。

检索策略

Cochrane口腔健康组(Cochrane Oral Health)的文献检索信息专员检索了以下数据库:Cochrane口腔健康试验注册库(Cochrane Oral Health's Trials Register)(至2019年1月14日)、Cochrane妊娠和分娩组试验注册库(Cochrane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Group's Trials Register)(至2019年1月22日)、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Cochrane研究注册库,至2019年1月14日),MEDLINE Ovid (1946至2019年1月14日)、Embase Ovid(1980至2019年1月14日)和CINAHL EBSCO(1937至2019年1月14日)。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正在进行的试验进行了检索。我们对语言及发表状态没有任何限制。

纳入排除标准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比较向孕妇、母亲或婴儿第一年的其他照护者进行一种或多种干预措施(干预类型包括临床,口腔健康教育/促进,如卫生教育,母乳喂养和其他饮食建议,政策或保健服务),与标准护理或安慰剂或其他干预。为了纳入其中,试验必须报告至少一个龋病结局。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综述作者独立评估符合纳入条件的试验,提取资料,评估偏倚风险,并使用GRADE方法评估证据质量。

主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项RCTs(4项整群随机),涉及23732名照顾者(主要是母亲)及其子女。11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四种与标准护理对照的口腔健康教育/促进干预措施:儿童饮食建议、儿童饮食和喂养实践建议、母乳喂养促进和支持、儿童饮食和喂养实践建议的口腔卫生。六项试验评估了母亲牙龈的临床干预,四项试验比较双氯苯双胍己烷(chlorhexidine, CHX,一种常用的防腐剂)或碘-NaF应用和预防与安慰剂,以及两项试验比较木糖醇与CHX或CHX+木糖醇。最多的是其中三项试验(最多1148名儿童和130名母亲)为任一比较提供了资料。在许多试验中,由于缺乏方法学细节的报告,偏倚的风险被判断为不明确,而且在一些试验中存在很大的失访偏倚风险。纳入的试验中没有一项表明接受了可能影响其结果的资金。试验是在高、中、低收入国家进行的。在九项试验中,受试者在社会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

对于儿童饮食和喂养实践建议与标准护理相比,我们观察到,通过干预,乳牙龋齿的风险可能降低了15%(RR=0.85,95%CI [0.75, 0.97];3项试验;782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以及可能有较低的平均dmfs(主要表面衰减、缺失、填充)分数(MD=-0.29,95%CI [-0.58, 0];2项试验;757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然而,我们不确定平均dmft(腐烂、缺失、填充牙齿)分数在不同组之间的差别(MD=-0.90,95%CI [-1.85, 0.05];1项试验;340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对于母乳喂养促进和支持与标准护理,我们发现,在乳牙龋齿的风险(RR=0.96,95%CI [0.89 ,1.03];2项试验;1148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或平均dmft分数(MD=-0.12,95%CI [-0.59, 0.36];2项试验;652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方面组间几乎没有差异。此次比较未报告dmfs。

我们不确定儿童饮食建议是否仅与标准护理相比,可降低乳牙出现龋齿的风险(RR=1.08,95%CI [0.34, 3.37];1项试验;148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此次比较未报告dmfs和dmft。

对于口腔卫生,儿童饮食和喂养的实践建议与标准护理相比,我们观察到乳牙龋齿的风险几乎没有降低(RR=0.91,95%CI [0.75, 1.10];2项试验;365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以及不确定组间是否存在平均dmfs(MD=-0.99,95%CI [-2.45, 0.47;1项试验;187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和dmft得分差异(MD=-0.30,95%CI [-0.96,0.36];1项试验;187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我们观察到,在母亲的牙齿中,抗微生物剂和安慰剂治疗在乳牙龋齿的风险上几乎没有区别(RR=0.97, 95%CI [0.80, 1.19]; 3项试验;479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没有评估这种比较的试验报告dmfs或dmft。

对于木糖醇与CHX抗菌治疗相比,我们发现木糖醇的平均dmft分数可能较低(MD=-2.39;95%CI [-4.10, -0.68];1项试验,113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然而,我们不确定组间乳牙龋齿存在的差异(RR=0.62,95%CI [0.27, 1.39];1项试验,96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评价这一比较的试验均未报告dmfs。

没有试验评估卫生政策或服务干预。

作者结论

中等质量证据表明,为孕妇、母亲或其他照顾一岁以下儿童的人提供饮食和喂养方面的建议,可能会略微降低儿童早期龋齿(ECC)的风险。其余证据质量从低到极低,不足以确定哪些(如果有的话)其他干预措施类型和特征可以有效预防ECC。

需要对口腔健康教育/促进、临床以及政策和服务获取干预措施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RCTs,以确定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和相对影响,并指导实践。我们确定了目前正在进行的12项研究。设计未来研究的人员应描述干预内容、环境和受试者,考虑干预特征和受试者特征是否以及如何改变影响,并采用一致的方法测量和报告ECC。

翻译笔记

原译者:赵洁(Cochrane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更新译者:赵洁(Cochrane 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栾晖(淄博市第一医院),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级英语(医学)),2023年6月11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Gomersall JC, Slack-Smith L, Kilpatrick N, Muthu MS, Riggs E. Interventions with pregnant women, new mothers and other primary caregivers for preventing early childhood cari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4, Issue 5. Art. No.: CD012155. DOI: 10.1002/14651858.CD012155.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