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8岁及以下儿童全身麻醉时带套囊导管与无套囊导管的比较

系统综述问题

大多数外科手术可能需要全身麻醉(一种医学诱导的意识丧失状态,患者在这种状态下没有任何感觉)。气管导管(插入气管以维持气道的装置)在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麻醉期间通常需要机械呼吸机来维持患者呼吸。这种呼吸机帮助患者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有两种类型的气管导管:一种是带套囊的,在气管末端有一个气囊以完全密封气管,并防止胃内容物进入肺部。另一个无套囊的,气管末端没有气囊。本系统综述重点关注带套囊和不套囊管对8岁以下儿童全身麻醉的不同效果。

系统综述背景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气道更细、更脆弱。他们的喉部呈漏斗状,最窄的部分位于环状软骨处。人们认为使用带套囊的气管对儿童气管和喉头损伤的风险更高,尽管这一假设并非基于现有证据。

使用无套囊气管的缺点是会增加导管周围的空气泄漏,从而难以确保孩子呼吸到足够量的氧气。此外,潮气量(吸气和呼气之间的正常空气置换量,无论是否通过呼吸机)的测量受到影响。似乎有理由认为,带套囊的气管插管更有可能在第一次尝试时就可以插进气管,而无囊套气管插管可能需要尝试更多次。

研究特征

本系统综述纳入了2804名接受全身麻醉的8岁以下儿童的试验。试验评价了两种类型的带套囊导管:常规导管和 Microcuff™ 导管(Microcuff™ 导管由不同类型的低压气囊组成,更适合儿童气管)。

主要结局指标是拔管后喘鸣。这是由气道变窄引起的潜在严重问题,可以通过拔管后的高音噪声来识别。评价的其他因素是导管置换需求、重插导管、使用肾上腺素或皮质类固醇(抗炎药)等药物以及让孩子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喘鸣;每个儿童的医用气体成本和输送适量氧气的能力。

主要结果

两项试验(纳入2734名儿童)测量了拔管后喘鸣,发现两组之间无差异。带套囊ETT组更换插管的需求降低了93%。一项纳入70名儿童的试验表明,带囊套气管插管减少了所需的麻醉气体量,从而降低了相关成本。

证据质量

由于研究设计存在问题,证据的质量从低到极低不等。对带套囊和无套囊气管插管之间的比较需要谨慎解读。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评价这两种导管的获益和风险。

结论及未来研究

关于这个问题的现有信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大规模、执行良好的临床试验应阐明一些因素,如这些导管提供足够氧气的能力,以及广泛使用带套囊导管时儿童出现的呼吸系统并发症。

研究背景

自从儿科引入气管插管以来,无套囊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s,ETT)一直是8岁以下儿童的标准治疗方法,这是基于带套囊ETT的并发症,特别是术后喘鸣发生率更高的假设。这一转变的主要缺点是,由于无套囊ETT周围的泄漏而难以达到潮气量。为了充分密封气道,可能需要将无套囊的导管换成另一个直径更大的导管,有时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找到合适的尺寸。无套囊德麻醉管也会使麻醉气体逸出,严重污染手术室,并使麻醉手术成本更高。本系统综述总结了现有的资料,对8岁或8岁以下儿童中使用带囊套与无囊套气管导管的现状进行了评价。

研究目的

评价8岁以下儿童在全身麻醉期间使用带套囊和无套囊的气管导管的风险和获益。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从建库开始截至2017年3月的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LILACS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我们还检索了试验库中正在进行的试验,并查看了参考文献和引文。我们没有限制语言。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在这些试验中研究了接受全麻的8岁以下儿童使用带套囊和无套囊气管的效果。我们排除了仅在新生儿中进行的研究。

资料收集与分析

根据Cochrane干预评价的方法学期望(Methodological Expectations of Cochrane Intervention Reviews ,MECIR),我们采用了标准方法学程序。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三项试验(2804名儿童),比较了带套囊和无套囊ETT。我们将三项试验的偏倚风险均评价为高。结局的资料有限。规模最大的试验得到了Microcuff GmbH公司的支持,该公司提供了试验使用的带套囊导管。其他两项试验规模较小,应谨慎解读。根据GRADE方法,我们将证据质量评为低至极低。

两项比较带套囊和无套囊ETT的试验发现,两组在拔管后喘鸣的发生率没有差异(风险比(RR)=0.93,95% 置信区间 (CI) [0.65, 1.33];2734名儿童;极低质量证据)。然而,这两项试验表明,带套囊ETT组的气管导管更换率在统计学上显著降低(RR=0.07,95% CI [0.05, 0.10];2734名儿童;极低质量证据)。

一项纳入70名受试者的试验发现,带套囊ETT组的每例成本较低(均差(mean difference, MD)低19.0欧元;95% CI [24.23, 13.77];低质量证据),因为麻醉气体节省的成本可能会抵消带囊套插管的较高费用。

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带套囊和无套囊管在结局方面存在任何差异,例如需要重新插管(RR=1.85,95% CI [0.17, 19.76];115名儿童;2项试验;极低质量证据)、肾上腺素(RR=0.70,95% CI [0.38, 1.28];115名儿童;2项试验;极低质量证据)、皮质类固醇(RR=0.87,95% CI [0.51, 1.49];102名儿童;1项试验;极低质量证据)、或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RR=2.77,95% CI [0.30, 25.78];102名儿童;1项试验;极低质量证据)治疗拔管后喘鸣。

本系统综述中纳入的试验均未评价提供适当潮气量的能力。

作者结论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我们无法就带套囊或无套囊气管导管的比较效果对接受全身麻醉的儿童得出明确结论。证据质量受到偏倚风险、不精确性和间接性的限制。带套囊ETT插管更换需求较低的证据质量极低,医用气体使用量较少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较低的证据质量低。在某些情况下,当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喘鸣、肌肉无力或梗阻)在拔管后难以充分供氧时,需要重新插管以保证气道畅通。没有可用资料评价是否提供了适当的潮气量。

对研究的启示

应开展高质量方法学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以帮助阐明带套囊ETT对儿童的风险和获益。此类试验应研究提供适当潮气量的能力。未来的试验还应探讨成本效益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此类研究应将患儿年龄与插管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并发症联系起来。还应在新生婴儿中开展研究。今后应进行研究,比较世界各地使用的不同类型或品牌的带套囊气管导管的效果。最后,应设计评价更准确的试验并诊断与无套囊ETT相比带套囊ETT发生的并发症。

翻译笔记

译者:崔卓君(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级英语医学方向),审校:马亚茹,2022年10月31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De Orange FA, Andrade RGAC, Lemos A, Borges PSGN, Figueiroa JN, Kovatsis PG. Cuffed versus uncuffed endotracheal tubes for general anaesthesia in children aged eight years and und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7, Issue 11. Art. No.: CD011954. DOI: 10.1002/14651858.CD011954.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