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对轻度COVID-19患者有效吗?

关键信息

评价经口吸入路径给予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抗炎药)以治疗2019年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我们找到了3项针对轻度疾病患者的已发表研究。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可能降低人们去医院或死亡(入院或入院前死亡)的风险。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或许减少人们出现COVID-19轻症的天数,还可能在14天时增加COVID-19症状的消退。它们或许对任何原因所致死亡产生很小或没有差异,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证据以了解其是否造成严重伤害。

未见有数据涉及到没有症状(无症状)的COVID-19患者或中重度COVID-19患者。

我们发现有10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和4项已完成的未发表研究。当其结果可用时,我们会更新本综述。

什么是吸入性皮质类固醇?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是药物,可经吸入器而被吸入至下呼吸道,在此减轻肺部炎症。它们通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使用和不正确的吸入器技术或许引起副作用,包括被称作鹅口疮的口腔感染、声音变化及肺部感染风险增加。良好的吸入器技术意味着药物不会滞留于口腔和喉咙。

为什么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可能治疗COVID-19?

COVID-19主要影响肺和呼吸道。当免疫系统与病毒斗争时,肺和呼吸道会发炎。这种炎症可致呼吸困难,而且肺不能轻易地将氧气移至血液并从中去除二氧化碳。

我们想知道什么?

无症状SARS-CoV-2(COVID-19致病病毒)感染者或轻、中或重度COVID-19患者需要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我们想知道,在任何环境(如家庭或医院),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是否是COVID-19的有效且有助的治疗选择,以及它们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

我们感兴趣的是:

——如有报告,及至30天、60天或更长时间时由任何原因所致的死亡;

——30天内的入院或死亡;

——症状是否消退以及有多快;

——生活质量;

——不良影响。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所寻找的研究,其研究者比较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加常规照护与仅有常规照护,有时加人虚拟药物,其不含任何活性成分(安慰剂)但以相同方式给予。为使比较偏斜最小且更公平,各研究的患者必须都有相同的随机可能性(如掷硬币)接受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或其他治疗。各研究可纳入任何年龄、性别或种族的人。

我们比较并总结了各研究的结果,还根据诸如研究方法和规模等因素来评定我们的证据质量。

我们发现了什么?

3项研究比较了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加常规照护与常规照护加或不加安慰剂,在轻度COVID-19确诊者中进行。这些研究分析了2171名受试者,多数年龄超过50岁,且有其他医学问题,其中52%为女性,并有1057名接受吸入性皮质类固醇的受试者是在我们的分析中。我们未发现有研究纳入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或中重度确诊者。

我们还发现了10项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4项已完成的尚未发表研究。

主要结果

所有研究都比较了吸入性皮质类固醇与常规照护或安慰剂。各研究仅纳入了SARS-CoV-2确诊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未见有研究查看住院者或无症状SARS-CoV-2感染者。吸入性皮质类固醇

——或许使30天任何原因所致死亡有很小或没有差异;

——可能降低30天住院或死亡发生风险;

——可能增加14天COVID-19症状的消退,或许还缩短达症状消退的时间。

我们对严重不良影响的可能差异非常不确定。而且,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或许对任何不良影响或额外感染数造成很小或没有影响。

证据的局限性是什么?

各研究均在富裕国家人群中进行,且在COVID-19疫苗接种项目推广前。关于14天症状消解和入院结局,我们有中等质量证据。对轻度COVID-19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及达症状缓解的时间,我们有低质量证据。有关不良或严重不良影响及感染的证据质量为低或极低,因为研究者记录和报告结果的方式存在差异。未见有证据涉及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或中重度住院者。

本证据的时效性如何?

我们的证据更新至2021年10月7日。

作者结论: 

在能够使用吸入装置的COVID-19确诊者和轻症者中,我们发现有中等质量证据显示,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可能会降低综合终点的入院或死亡,还增加14天时全部初始症状的消退。低质量证据表明,皮质类固醇对直至30天时的全因死亡有很小或没有影响,或许还缩短达到症状消退的持续时间。我们不知道,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是否增加或减少严重不良事件,因各研究对此情况的报告方式存在异质性。有低质量证据表明,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或许减少感染。

我们找到的证据来自疫苗推广前的研究,在高收入环境中使用布地奈德和环索奈德进行。

我们发现存在证据缺乏,关于生活质量评估、严重不良事件以及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或中重度患者。我们在试验注册库中找到了10项正在进行的和4项已完成尚未发表的RCTs,涉及到类似环境和当前证据体的研究问题。我们期待将这些研究发现整合至本综述的未来版本。

我们每周监测新发表的吸入性皮质类固醇RCTs结果,还会在证据或我们对证据的质量发生变化时更新综述。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在炎症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远期治疗中应用良好。已经探究将其用于治疗2019年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吸入性皮质类固醇的抗炎作用可能有潜力用于降低COVID-19引起的过度炎症及至严重疾病风险。

研究目的: 

评估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治疗COVID-19是否安全有效;并采用实时系统综述法以保持证据的时效性。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与冠状病毒病有关的Cochrane专设COVID-19研究注册库(包括CENTRAL、PubMed、Embase、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 WHO ICTRP)及medRxiv)、科学网(Web of Science)和WHO专设COVID-19全球文献库(WHO COVID-19 Global literature),以找到已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研究,截至2021年10月7日。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RCTs),以评价吸入性皮质类固醇用于治疗COVID-19,不论疾病严重性、年龄、性别或种族。

我们纳入了以下干预:任何类型或剂量的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我们纳入如下比较: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加标准照护相较于标准照护(有或无安慰剂)。

我们排除了查验经鼻或局部类固醇的研究。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遵循标准的Cochrane方法。对于偏倚风险评估,我们使用工具Cochrane风险评估2(risk of bias 2, RoB 2)。我们采用GRADE方法评定各结局证据质量,涉及死亡率、入院或死亡、症状消退、症状消退时间、严重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和感染。

主要结果: 

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加标准照护相较于标准照护(有或无安慰剂)

中重度COVID-19确诊者

我们未发现有研究纳入确诊为中重度COVID-19者。

确诊为无症状SARS-CoV-2感染者或轻度COVID-19者

我们纳入了3项RCTs,分配了3607名受试者,其中2490名确诊为轻度COVID-19。我们分析了所招募的全部受试者中的一个子集(2171名,52%为女性),因为有些试验采用平台设计,此中并非所有受试者被同时分配到治疗组。纳入研究是基于社区,受招募者能够使用可提供类固醇的吸入器装置、并依靠远程评估和结局自报。多数年龄超过50岁且有共患病如高血压、肺病或糖尿病。各研究都是在大规模疫苗接种项目之前于高收入国家进行。分析了吸入性皮质类固醇组共1057名受试者(布地奈德(budesonide):860名受试者;环索奈德(ciclesonide):197名受试者)以及对照组1075名受试者。未见有研究纳入无症状SARS-CoV-2感染者。

对于以下结局,吸入性皮质类固醇相较于标准照护:

——或许导致有很小或没有差异的方面为全因死亡率(截至30天)(风险比(risk ratio, RR)=0.61,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22, 1.67];2132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从绝对值来看,这意味着,每1000名未接受吸入性皮质类固醇者中每死亡9名,每1000名接受干预者中死亡6名(95%CI [0.002, 0.016];

——可能减少入院或死亡(截至30天)(RR=0.72, 95%CI [0.51, 0.99];2025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

——可能增加14天时全部初始症状的消退(RR=1.19, 95%CI [1.09, 1.30];1986名受试者;中等质量证据);

——或许缩短达到症状消退的持续时间(截至30天) (比对照组比率12天减少了4.00天,95%CI [-6.22, -1.78];139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

——证据非常不确定的效应在于严重不良事件(在研期间)(RR=0.51, 95%CI [0.09, 2.76];1586名受试者;极低质量证据);

——或许导致有很小或没有差异的方面为不良事件(直至第 30 天)(RR=0.78, 95%CI [0.47, 1.31];400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

——或许导致有很小或没有差异的方面为感染(在研期间)(RR=0.88, 95%CI [0.30, 2.58];400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

因未见有研究报告各亚组(如年龄、种族、性别)的结局,我们未进行亚组分析。

翻译笔记: 

译者:臧渝梨(Cochrane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那打素护理学院),审校: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2年3月16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