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频超声波来诊断成年人皮肤癌到底有多准确?

为什么改进皮肤癌的诊断方式尤为重要?

皮肤癌有很多种。恶性黑色素瘤是最严重的皮肤癌之一,因此,尽早发现并尽可能根除它至关重要。检测不出恶性黑色素瘤(常为假阴性检测结果)会使治疗延迟,存在癌细胞向其他器官扩散并导致早逝的风险。其他皮肤癌局限性较强,不易扩散,例如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鳞状细胞癌也会扩散至其他身体部位,基底细胞癌也有可能导致皮肤损毁。如果误将一处并无大碍的皮肤问题诊断为皮肤癌(假阳性结果)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手术,而其他检测结果也会给病人带来压力和焦虑心理。将一种皮肤癌诊断为另一种则会导致误治,或者延迟有效治疗。因此,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本综述的目的何在?

我们想探究高频超声波是否能够帮助医生诊断皮肤癌。为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找到了六项相关研究。其中有五项对黑色素瘤和其他三种基底细胞瘤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综述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很多工具都可以辅助皮肤癌专家检查皮肤状态,比单用肉眼观察更加清晰具体。许多皮肤专家最近都在使用皮肤镜,它可以借助自然光将皮肤损伤放大。超声波检查是另一种无创技术,用来测量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高频超声波能对接近皮肤表面的结构进行高质量成像。医生检查配合使用皮肤镜和高频超声波可能会得出更加精准的诊断结果。

本综述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本综述纳入了六项研究:五项研究涉及1125例疑似黑色素瘤的皮肤损伤,三项研究涉及993例疑似基底细胞瘤的皮肤损伤。我们没有找到鳞状细胞癌的相关研究。

由于研究数量较少且相互差异较大,对于黑色素瘤或基底细胞癌诊断的准确性,无法得出可靠的评估。半数的研究是为了确定测试的准确性,所有的研究都算是对高频超声波的潜在价值的初步试验。这些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研究者找出最佳方式来解释高频超声波如何应用于黑色素瘤或基地细胞瘤的诊断,以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有多可靠?

整体来看,研究结果不是非常可靠。小样本量以及研究之间多变性降低了其可靠程度,并且这些研究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最重要的是,参与研究的患者以及检测方式可能无法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所有研究均经活检确诊。这可能是一个判断病人是否患有皮肤癌的可靠方法。

本综述的研究结果适用于哪些人群?

这些研究都是在欧洲开展的,并且只有一项研究公布了受试者的平均年龄(55.3岁)。最终黑色素瘤的患病率在14%和58%之间,而基底细胞癌的患病率介于8%到49%之间。至于医生是单靠临床诊察查出疑似皮肤癌的,还是同时运用了临床诊察与皮肤镜,这点我们无法判断。

本综述的意义所在?

目前,由于缺乏高质量的研究,关于是否可以运用高频超声波来诊断皮肤癌还无法得出结论。本综述结果表明高频超声波有可能从一些无害的皮肤损伤中辨别出黑色素瘤或基底细胞癌,但至于它是否可以从临床出现的所有皮肤状况中辨别出这些细胞癌仍处于未知状态。关于利用皮肤镜下高频超声波检查或其他显微技术(例如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来诊断可疑皮肤病,需要更多的调查研究。

本综述的时效性如何?

该综述作者检索并运用了截至2016年8月发表的文献。

活检是这些研究的诊断金标准(确诊的方法)。

作者结论: 

关于高频超声波用于诊断黑色素瘤或基底细胞瘤的潜在价值,研究存在数据不足的问题。鉴于研究间的异质性,方法学质量低和证据量有限,我们无法推断出其对临床的影响。初步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或许为使用高频超声波诊断黑色素瘤或基底细胞瘤的新诊断规则的可能组成部分提供指导,这将需要更多的评估。在标准医疗保健体系下仅仅借助目视检查和皮肤镜检查的基础上,通过明确并具有代表性的受试者,对高频超声波诊断进行的前瞻性评估需要对其准确性进行全面彻底的评估。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皮肤癌的早期确诊对于指导治疗方案、改善发病率、提高存活率来说极其重要。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属于高危皮肤癌,有可能发生转移并最终致死;而基底细胞癌则常表现为局限化,可能发生渗透并损伤周围组织。错失早期治疗所产生的焦虑,需要与不适当的转诊和不必要的良性组织切除进行权衡。超声波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技术,其原理在于测量身体组织对声波的反射。声波的频率越低,越能检测到身体的深层结构,例如内脏器官,高频超声波的传感频率至少为20赫兹,其对皮肤的穿透力较弱,但能够呈现出高清的表层皮肤结构图。临床诊察和皮肤镜结合使用与其他技术相比,高频超声波可能会提供更多有利诊断的信息。

研究目的: 

评估高频超声波辅助诊断成年人皮肤癌的准确性,包括扩散性皮肤黑色素瘤、非典型性表皮内黑色素变体、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

检索策略: 

从建库到2016年8月份,我们对以下数据库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检索。Cochrane中心对照试验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Embase、CINAHL、CPCI、Zetoc、科学文献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试验注册库(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Ongoing Trials Register)、NIHR临床研究网络档案库 (NIHR Clinical Research Network Portfolio Database)和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我们研究了列表里的所有参考文献以及已发表的系统性综述文章。

纳入排除标准: 

研究以组织学检查或临床随访为标准对照,评估了高频超声波(≥20赫兹)诊断成年人可疑性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效果。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综述作者通过标准化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表(基于QUADAS-2)的方式独立提取所有资料。由于数据稀缺和研究质量差,我们没有对此次综述进行meta分析。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在综合的森林图上标记出了对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评估。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六篇研究,共29个数据集:20个关于黑素瘤的诊断(包括1125例皮损和242例黑素瘤)和9个关于基地细胞瘤的诊断(包括993例皮损和119例基底细胞癌)。没有确定任何关于鳞状细胞癌的数据。

研究报告普遍不足,限制了我们对其方法学质量的判断。半数研究并未确定测试的准确性,所有这些都应被视为对高频超声波潜在用途的初步评估。由于选择性的研究人群和数据驱动的测试阳性阈值,人们特别关注研究结果的适用性。由于测试缺乏可视化,研究报告高频超声波图像的定性评估排除了高达22%的病变(包括一些黑素瘤)。

对于黑素瘤的检测,定性高频超声波特征的衍生敏感性至少为83%(95%CI [75%, 90%]); 三个特征(低回声,同质和明确定义的病变)的组合在两项研究中表现出100%的敏感度(95%CI [94%, 82%]),特异度分别为33% (95%CI [20%, 48%])和73% (95%CI [57%, 85%])。在两项研究中,高频超声波输出的定量测量使得判定阈值的设定达到100%的灵敏度; 特异度为93%(95%CI [77%, 99%])和65%(95%CI [51%, 76%])。鉴于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很大,无法对用于诊断基底细胞瘤的高频超声波的准确性给出总结性陈述。

翻译笔记: 

译者:王佳音(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审校:李静(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19年6月2日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