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
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来说,与不接受任何治疗相比,使用一种被称为咬合夹板的护齿器可能会减轻咀嚼时肌肉的疼痛,但结果还很不确定。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咬合夹板还能带来其他好处,但这些结果也不确定。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找到明确的证据证明咬合夹板或咬合调整(即磨牙)是有益还是有害,并评估它们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的效果。
什么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 会影响下颌关节或移动下颌关节的肌肉,并可能导致疼痛、张口度降低和下颌关节咔嗒声等问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可能涉及脸部一侧或两侧的肌肉或关节,或两者兼而有之。
什么是咬合治疗?
咬合治疗可以改变上下牙齿咬合面在运动(如咀嚼)或休息时的接触方式。这可以通过佩戴口腔(咬合)夹板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调整,即磨牙来实现。根据其作用方式,口夹板可分为稳定型、反射型和复位型。
我们想知道什么?
我们想知道,与不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咬合治疗对TMD患者的疗效如何。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检索了研究数据库。我们只选择了随机对照研究,因为这种类型的研究是确保各组受试者相似以及评估治疗是否真正有效的最佳类型。在随机对照研究中,人们被随机分配到一种或另一种治疗方法中,或者分配到不接受任何治疗的组中。理想情况下,这些研究是以 “盲法”进行的,即参与试验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都不知道谁在哪一组。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对TMD进行咬合治疗与不治疗或其他治疗进行比较的研究。我们感兴趣的是对下颌关节疼痛、静止和运动时肌肉疼痛、不适感、下颌关节咔嗒声的频率和强度、治疗后TMD复发、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我们采用标准的Cochrane方法检索和选择研究,决定从每项研究中收集哪些信息,判断研究的偏倚风险,并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我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找到了57项相关研究,共有2846人(包括男性和女性)参与其中。这些研究的持续时间从5周到84个月不等。下面介绍的主要结果是基于4.4周至4个月的测量结果。这些研究将硬稳定夹板与无治疗、安慰剂(假夹板)、物理治疗、行为治疗、针灸、药物治疗或其他类型的咬合夹板进行了比较。
主要结果
这些研究涉及不同类型的TMD患者,他们接受了不同类型的治疗,并以不同的方式测量结局。这意味着只有少数受试者对每个结果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对现有的证据缺乏可信度。
目前尚不清楚,与安慰剂夹板或药物相比,使用咬合夹板是否会对TMD患者咀嚼时的下颌关节疼痛产生任何影响,因为不同研究中的TMD类型各不相同。
与不治疗相比,咬合夹板可能会减轻咀嚼时下颌肌肉的疼痛,但证据质量极低。目前尚不清楚与激光治疗相比,咬合夹板是否对咀嚼时下颌肌肉的疼痛有任何影响。与不治疗或物理治疗相比,尚不清楚咬合夹板是否对休息时下颌肌肉的疼痛有影响。
目前尚不清楚与未治疗相比,咬合夹板是否对下颌关节咔嗒声的严重程度有影响。物理疗法可能比咬合夹板更能减轻关节噪音的严重程度,但证据还很不确定。与安慰剂或颌面运动相比,咬合夹板对颌面关节咔嗒声的频率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
目前尚不清楚一种类型的咬合夹板是否比另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咬合夹板效果更好。
没有一项研究报告了咬合夹板是否减轻了不适感或降低了TMD复发的可能性。
证据有哪些局限性?
我们对证据缺乏可信度,因为大多数研究在设计方式上存在问题。例如,有些受试者知道自己接受了哪种治疗,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症状的感受或对症状的评价。并非所有研究都能提供我们感兴趣的所有结局。这意味着我们在解释结果时应该谨慎,因为这些结果可能并不可靠。
证据的时效性如何?
本综述基于2022年8月9日进行的检索。
本综述纳入了57项RCTs,涉及2846名受试者,但最终结果并不确定,因此研究问题仍未得到解答。
与不进行治疗相比,FHSS型咬合夹板可能会减轻咀嚼时的肌肉疼痛,但证据还很不确定。与咬合夹板(FHSS)相比,口面部肌功能疗法可能会减轻关节噪音的严重程度,但证据非常不确定。就所有其他比较和结局而言,组间差异可能很小或没有差异,但这些结果的证据也很不确定。
总体而言,尽管现有的研究包括近3000名受试者,但我们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就咬合干预治疗TMD症状的有效性得出结论。为了对治疗TMD的最佳方法的讨论做出有益的贡献,任何进一步的研究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并有足够多的受试者,达到最佳信息量以获得有意义结果;这需要从初级保健机构招募人员,就关键结局和衡量标准达成共识,并且在理想情况下能进行三至五年的长期随访,并纳入成本效益部分。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是一种与颞下颌关节的肌肉骨骼结构相关的疾病,可能导致肌肉或关节疼痛及其他健康问题。TMD可能仅出现在肌肉上(肌源性),也可能仅出现在关节上(关节源性),或两者兼有(混合性),并且可能影响一侧或两侧脸部。肌源性TMD可能出现或不出现张口受限。关节源性TMD可表现为椎间盘移位,伴有或不伴有椎间复位小(“复位”是指下颌运动时关节盘恢复正常位置)。
咬合干预可改变上颌和下颌牙齿的咬合关系,以改善牙齿接触的排列,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咬合干预包括夹板和调整。咬合夹板是专门设计的护齿器;一般分为稳定夹板、反射夹板或复位夹板。咬合调整是通过磨牙以改善咬合。
评估咬合干预与其他干预或不治疗相比,对 TMD 患者关节疼痛、休息时和咀嚼时肌肉疼痛、生活质量、不适感和复发的影响。
Cochrane口腔健康文献检索信息专员检索了截至2022年8月9日的以下来源:Cochrane口腔健康试验注册库(Cochrane Oral Health's Trials Register)、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Ovid MEDLINE、Ovid Embase以及两个试验注册库。
我们纳入了有关治疗TMD的咬合干预措施(夹板或调整)与不治疗、安慰剂、不同作用机制的咬合夹板或其他积极疗法相比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我们采用标准的Cochrane方法来选择研究、提取和分析资料、评估研究的偏倚风险,并判断证据质量。我们按短期(三个月或更短)或长期(三个月以上)来报告结局。
我们纳入了57项研究(2846 名受试者),这些研究对咬合夹板与无治疗、安慰剂或其他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大多数研究都将全硬稳定夹板(full hard stabilisation splint,FHSS)作为咬合夹板进行了评估。我们判断只有一项研究具有较低的偏倚风险。我们关注的主要结局是自我报告的咀嚼时关节疼痛、休息时和咀嚼时的肌肉疼痛、不适感、关节噪音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以及复发率。研究持续时间从5周到84个月不等。下面介绍的主要结果是在4.4周至4个月期间测得的。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比较和评估结局的证据质量都很低。
咬合夹板(FHSS)与安慰剂(非咬合夹板)(RR =1.88,95% CI [0.94, 3.75];1 项研究,60名混合型TMD受试者)或药物疗法(双氯芬酸)(RR =2.10,95% CI [0.83, 5.30];1 项研究,29名骨关节受试者)在咀嚼时自我报告的关节疼痛方面可能几乎没有差异,但证据质量极低。
与不治疗相比,咬合夹板(FHSS)可减轻咀嚼时肌肉的疼痛(MD =-1.97, 95% CI [-2.37, -1.57]; 1 项研究,84名患有椎间盘移位的受试者),但与物理疗法(低强度激光)相比,咬合夹板可能几乎没有效果(RR =0. 17,95% CI [0.02, 1.26];1项研究,40名受试者)或与针灸(用针)(MD =0.10,95% CI [-0.80, 1.00],1项研究,40名受试者)相比对肌筋膜疼痛的TMD患者可能没有什么效果,但证据质量极低。
咬合夹板(FHSS)与不治疗(MD= -11.63,95% CI [-29.37, 6.11];1项研究,37名受试者)或物理治疗(理疗)(MD=-0.19,95% CI [-1.25, 0.87]; 1项研究,72名受试者)相比,对肌筋膜疼痛TMD患者在休息时的肌肉疼痛可能几乎没有差异,但证据质量极低。
咬合夹板(FHSS)与不治疗相比,关节噪音的严重程度可能几乎没有差别,但证据质量极低(MD=-0.58,95% CI [ -7.09, 5.93];1项研究,20名受试者)。当将 FHSS与物理治疗(特别是口面肌功能治疗)进行比较时,物理治疗可能会减轻关节噪音的严重程度,但证据非常不确定(MD=5.92,95% CI [0.18, 11.66];1项研究,20名混合型 TMD 患者)。
当咬合夹板(FHSS)与安慰剂(非咬合夹板)(RR= 1.18,95% CI [0.63, 2.20];1项研究,60名肌筋膜痛TMD受试者)、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咬合夹板(RR=0. 80,95% CI [0.07, 9.18];1项研究,9名患有椎间盘移位的受试者),或物理疗法(下颌运动)(RR= 1.50,95% CI [0.32, 6.94];1项研究,18名患有肌筋膜疼痛的TMD受试者)相比较,关节噪音的频率可能几乎没有差别,但证据质量极低。
任何研究均未报告不适感和复发率。
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和不精确性,我们认为所有比较中的所有结局的证据质量都极低。
译者:杨倩,审校:张帆(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循证医学中心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 The Cochrane China Network Affiliat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2025年5月7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