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鼻腔及鼻窦的清创

系统综述问题

鼻窦炎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鼻腔和鼻窦清创有哪些好处和伤害?

系统综述背景

当药物治疗不成功时,内窥镜鼻窦手术通常用于复发性急性或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后,建议采取一些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康复。其中一项措施是鼻腔清创术,这意味着从鼻腔和鼻窦腔中去除血栓、结痂和分泌物,该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研究特征

我们纳入了四项研究,共涉及152名成年受试者。这些研究是在几个国家(挪威、英国和加拿大)进行的。他们都对照了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清创与不清创。研究中的最短随访时间为3至12个月。只有一项研究报告了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只有一项研究报告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然而,所有四项研究都报告了通过内窥镜观察到的鼻窦腔外观评分。这些研究均未报告该手术的不良反应和翻修手术率。

主要研究结果

接受清创的患者和未接受清创的患者之间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所有四项研究都表明清创组的术后内窥镜外观更好,尽管改善的程度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清创的患者组中注意到较低的鼻内瘢痕形成率。尽管如此,所有这些结局的总体证据质量都为低。

证据质量

我们在这些研究中发现了几个问题或潜在问题。最重要的是,在每项研究中,针对每位患者进行的清创干预次数和每次干预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使用了不同的方案。此外,研究组的患者人数相对较少。因此,我们确定所有结局的证据总体质量都为低。本综述中的证据更新至2018年5月。

研究背景

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ESS)常被推荐用于保守治疗失败的复发性急性或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护理被认为对于维持手术鼻窦的手术通畅和改善患者症状都至关重要。鼻腔清创术是一种此类术后护理措施,文献中经常对此进行研究,但结论往往相互矛盾。

研究目的

评价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清创与不进行清创的效果。

检索策略

Cochrane耳鼻喉文献检索信息专员检索了耳鼻喉组试验注册库(ENT Trials Register);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通过Cochrane研究注册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 ICTRP以及已发表和未发表试验的其他来源。检索日期为2018年5月21日。

纳入排除标准

在接受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复发性急性或慢性鼻窦炎成人患者中比较术后鼻腔清创与未清创的随机对照试验。我们纳入了患者作为自我对照的研究(即一侧鼻子进行清创,另一侧没有),仅用于内窥镜检查次要结局。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采用了Cochrane推荐的标准方法学程序。我们的主要结局指标是: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疾病严重程度(患者报告的症状评分)和显著的不良反应(需要干预的出血、剧烈疼痛、医源性损伤)。次要结局是:鼻窦手术腔镜术后外观(内窥镜评分)、术后药物治疗的使用记录和翻修手术率。我们使用GRADE评价每个结局的证据质量;见斜体字部分。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四项研究(涉及152名受试者),随访时间从3个月到12个月不等。在两项研究中,患者作为自我对照,即一侧鼻子进行清创而另一侧没有(“分鼻”研究)。所有研究中的偏倚风险都很高,主要是由于无法使患者对清创过程视而不见。

主要结局

疾病特异性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只有一项研究(涉及58名受试者)提供了疾病特异性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资料。在六个月的随访中,在清创组中注意到使用鼻腔结局测试-22(SNOT-22,范围0到110)测量的疾病特异性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创组为9.7,对照组为10.3,P=0.47)(低质量证据)。

疾病严重程度(患者报告的症状评分)

只有一项研究(涉及60名受试者)提供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测量的疾病严重程度的资料。术后两组之间的总症状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低质量证据)。

严重不良反应

在所有纳入的研究中均未报告与清创过程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但尚不清楚是否未收集有关不良反应的资料,或是否在任何纳入研究中确实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

次要结局

所有四项研究均使用Lund-Kennedy评分(范围0至10)评价鼻窦手术腔镜术后外观。对两项非“分鼻”研究中内镜评分的汇总分析显示,清创组的内镜评分更好,但这不是统计学显著差异(均差=-0.31,95%置信区间(CI) [-1.35, 0.72];I²=0%;两项研究;涉及118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对所有四项研究的内窥镜评分中粘连形成成分的子分析显示,清创组的粘连率显著降低(风险比=0.43,95%CI [0.28, 0.68];I²=29%;4项研究;涉及152名受试者)。对需治病例数的分析显示,每3名接受清创的患者中,有1名患者的内镜评分将降低1分。每5名接受清创术的患者中就有1名患者可预防粘连形成。

所有研究都报告了术后药物治疗的使用情况,所有研究都建议进行鼻腔冲洗。在两项研究中使用了类固醇(全身或鼻腔)。然而,数据非常有限且存在异质性,因此我们无法分析伴随的术后药物治疗的影响。

任何纳入研究均未报告翻修手术率,但尚不清楚这些数据是否未记录,或者是否有任何纳入研究未进行翻修手术。

作者结论

由于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高且证据质量低,我们不确定术后鼻腔清创的效果。鼻腔清创可能对特定疾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或疾病严重程度几乎没有影响。低质量证据表明,术后清创与术后三个月的粘连风险显著降低有关。这是否对长期结局有任何影响尚不清楚。

翻译笔记

译者:冷严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牛秀岚(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23年2月18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Tzelnick S, Alkan U, Leshno M, Hwang P, Soudry E. Sinonasal debridement versus no debridement for the postoperative car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8, Issue 11. Art. No.: CD011988. DOI: 10.1002/14651858.CD011988.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