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停止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系统综述背景

尽管苯二氮卓类药物仅被建议短期使用,但其仍被广泛地长期使用。由于身体和心理依赖的发展,通常难以在治疗超过几周后停止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本系统综述旨在评价促进苯二氮卓类药物长期使用者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检索日期

证据检索截至2017年10月。

研究特征

我们确定了38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2543名受试者,这些受试者要么接受了两个多月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要么被诊断为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无论这些研究是否将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治疗焦虑、失眠或任何其他疾病,我们都将其纳入了。

受试者的平均年龄约为50岁,在大多数研究中,大部分受试者为女性。共24项试验在欧洲进行;8项试验在美国或加拿大进行;还有6项试验在亚洲进行。这些试验涉及广泛的药物,以促进减少或停止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共38项纳入的研究中,有14项研究部分由药品制造商资助;9项研究由政府机构资助;15项研究没有说明资金来源。试验持续时间为1至24周;平均试验时间为9周。

主要研究结果

我们在总共涉及2295名受试者的18项不同比较中提取了资料。我们不确定丙戊酸盐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是否会增加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机率,以及普瑞巴林、卡托二安、帕罗西汀、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氟马西尼是否能减轻苯二氮卓类药物戒断症状,因为我们认为其证据质量极低。我们不确定卡马西平、普瑞巴林、卡托二安、帕罗西汀和氟马西尼是否能减轻苯二氮卓类药物停药后的焦虑症状,因为我们认为其证据质量极低。由于偏倚风险(高估益处和低估伤害的系统性误差)和偶然发生的风险(给出任何结果的随机误差),所评价药物的效果过于不确定,无法告知临床实践。所纳入的研究对其耐受性和安全性报告不佳,因此无法评价可能的益处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因此,无法就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得出任何结论。

证据质量

由于试验数量较少且其中每项比较的受试者数量有限;不同研究的结果不同;研究设计不佳;以及制药行业明显的财务介入,证据质量普遍为低质量或极低质量。因此,仍需要进行无偏倚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涉及在没有行业参与的情况下对受试者进行的长期评价的随机重要结果。

研究背景

尽管临床建议短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长期使用其进行治疗是常见的做法。大约4%的普通人群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精神病患者和老年人的患病率增加。长期使用后,由于心理和生理依赖性,通常难以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本系统综述调查了药物干预是否可以促进苯二氮卓类药物逐渐减量。

研究目的

评价药物干预促进停止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益处和伤害。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以下电子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17年10月:Cochrane药品和酒精组试验专业注册库(Cochrane Drugs and Alcohol Group's Specialised Register of Trials)、CENTRAL、PubMed、Embase、CINAHL以及ISI Web of Science。我们还检索了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WHO ICTRP、以及ISRCTN注册库,并筛选了已纳入的研究的参考文献列表以进一步参考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将药物干预与安慰剂或不实施干预与其他药学干预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试验针对接受至少两个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和/或满足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标准(任何标准)的成人。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Cochrane推荐的标准方法学流程。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38项试验(涉及2543名受试者),但是我们只从涉及2295名受试者的35项试验中提取了资料。这些试验研究了许多不同的干预措施,但没有对单一干预措施在多于四项试验中进行评价。我们从18种不同的比较中提取了资料。除一项试验外,所有试验的偏倚风险都很高。试验序贯分析显示所有的比较都存在不精确性。

关于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我们发现丙戊酸钠在干预结束时存在可能的益处(1项研究,涉及27名受试者;风险比(risk ratio, RR)=2.55,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8, 6.03];极低质量证据),三环抗抑郁药在最长随访期内也存在可能的益处(1项研究,涉及47名受试者;RR=2.20, 95%CI [1.27, 3.82];低质量证据)。

我们发现在干预结束时,普瑞巴林(1项研究,涉及106名受试者;均差(mean difference, MD)=-3.10分, 95%CI [-3.51, -2.69];极低质量证据)、卡普托胺(1项研究,涉及81名受试者;MD=-1.00分, 95%CI [-1.13, -0.87];极低质量证据)、帕罗西汀(2项研究,涉及99名受试者;MD=-3.57分,95%CI [-5.34, -1.80];极低质量证据)、三环抗抑郁药(1项研究,涉及38名受试者;MD=-19.78分,95%CI [-20.25, -19.31];极低质量证据)以及氟马西尼(3项研究,涉及58名受试者;标准化均差=-0.95, 95%CI [-1.71, -0.19];极低质量证据)对苯二氮卓戒断症状有潜在的积极影响。然而,帕罗西汀对苯二氮卓类药物戒断症状的积极作用并未持续至最长随访期(1项研究,涉及54名受试者;MD=-0.13分,95%CI [-4.03, 3.77];极低质量证据)。

以下药物干预可减轻干预结束时的焦虑症状:卡马西平(1项研究,涉及36名受试者;MD=-6.00分,95%CI [-9.58, -2.42];极低质量证据)、普瑞巴林(1项研究,涉及106名受试者;MD=-4.80分,95%CI [-5.28, -4.32];极低质量证据)、卡普托胺(1项研究,涉及81名受试者;MD=-5.70分,95%CI [-6.05, -5.35];极低质量证据)、帕罗西汀(2项研究,涉及99名受试者;MD=-6.75分,95%CI [-9.64, -3.86];极低质量证据)以及氟马西尼(1项研究,涉及18名受试者;MD=-1.30分,95%CI [-2.28, -0.32];极低质量证据)。

两种药物治疗似乎降低了再次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受试者比例:丙戊酸钠(1项研究,涉及27名受试者;RR=0.31, 95%CI [0.11, 0.90];极低质量证据)和氰美马嗪(1项研究,涉及124名受试者;RR=0.33, 95%CI [0.14, 0.78];极低质量证据)。阿吡坦降低了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的受试者比例(1项研究,涉及25名受试者;RR=0.41, 95%CI [0.17, 0.99];额外有害结局需治疗人数(NNTH)为2.3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增加了戒断综合征的发生率(1项研究,涉及145名受试者;RR=4.86, 95%CI [1.12, 21.14]; NNTH=5.9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同样,天冬氨酸镁降低了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受试者比例(1项研究,涉及144名受试者;RR=0.80, 95%CI [0.66, 0.96]; NNTH=5.8;极低质量证据)。

总之,不良事件的报告不足。其中,一项关于氟马西尼试验的由于受试者严重的恐慌反应而中止。

作者结论

鉴于所报告的结局的证据质量为低质量到极低质量,以及检索到的试验数量较少且每项比较所涉及受试者人数有限,因此无法得出关于药物干预以促进苯二氮卓类药物长期使用者停用该药物的确切结论。由于报告不佳,无法在试验中可靠地评价不良事件。需要更多系统误差(“偏倚”)和随机误差(随机性)风险更小的随机对照试验,且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报告以患者为中心的长期临床结局。此类试验应独立于行业参与进行。

翻译笔记

译者:牛秀岚(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李智(北京中医药大学翻译硕士)。2022年11月28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Baandrup L, Ebdrup BH, Rasmussen JØ, Lindschou J, Gluud C, Glenthøj BY.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benzodiazepine discontinuation in chronic benzodiazepine user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8, Issue 3. Art. No.: CD011481. DOI: 10.1002/14651858.CD011481.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