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

研究背景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c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来自供体的免疫细胞(白细胞)将受体的细胞识别为外来细胞(“非已”)。因此,移植的免疫细胞会攻击受体的细胞。主要受影响的器官是皮肤、肝脏和肠道等。这些免疫反应可能导致急性炎症(突然肿胀),随后器官发生慢性(长期)变化(如纤维化;肺部瘢痕)。一线治疗通常包括皮质类固醇形式的免疫抑制药物(降低身体免疫系统的强度),在难治性病例(疾病对治疗有抵抗力)中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这些药物被认为可以抑制患者细胞的免疫介导攻击。其有限的有效性和严重副作用导致了一些替代疗法的出现。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extracorporeal photopheresis, ECP)是一种免疫调节疗法(一种改变免疫功能的疗法),涉及从患者体外的外周血中收集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暴露在光敏剂(一种对光照有反应的化学物质,例如8-甲氧基补骨脂素)下,随后进行紫外线-A辐射,然后重新注入。我们不确定这是如何影响免疫功能的。目前的几项临床实践建议,对于患有cGvHD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考虑ECP。

研究特征

我们检索了科学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将人们随机分配到两个或多个治疗组之一的临床研究),其旨在评价ECP治疗儿童和青少年(18岁以下)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分析ECP对儿童和青少年HSCT后cGvHD疗效的RCTs。目前的建议仅基于回顾性研究(研究开始前受试者的结局已经发生)或观察性研究(研究者没有进行干预,只是观察事件的过程)。理想情况下,ECP应只在RCTs中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类固醇难治性cGvHD患者可以考虑使用ECP,但要记住这种治疗方法没有高质量证据支持。如果儿童和青少年接受ECP治疗,医生应该收集有关有益和有害影响的信息,并为接受ECP治疗的患者建立注册库。

作者结论: 

由于第二次系统综述更新再次发现没有相关RCTs,我们无法评价ECP治疗儿童和青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GvHD的疗效。目前的建议仅基于回顾性或观察性研究。因此,理想情况下,ECP应仅适用于对照试验。然而,由于符合条件的受试者数量有限,疾病表现各异,以及缺乏明确的反应标准,在这一人群中进行RCTs将具有挑战性。未来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多中心试验,并为此类试验提供适当资金。如果根据临床资料做出有利于ECP的治疗决定,则应仔细监测对受试者有益和有害的影响。此外,应努力与其他临床医生分享这些信息,例如为接受ECP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建立注册库。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c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6%至65%的儿童受者中发生。目前,cGvHD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而对有类固醇难治性表现患者,常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类固醇难治性cGvHD没有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这些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extracorporeal photopheresis, ECP),这是一种免疫调节治疗,包括从外周血中体外收集单核细胞,暴露于光敏剂8-甲氧基补骨脂素、紫外线辐射和重新输注处理后的细胞产物。ECP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是Cochrane系统综述的第二次更新,首次发表于2014年,第一次更新于2015年。

研究目的: 

评价ECP治疗儿童和青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Gv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2021)、MEDLIN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月25日。我们检索了可能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列表,没有限制语言。我们分别于2020年11月9日和2020年11月12日检索了5个会议论文集和9个临床试验注册库。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旨在纳入比较ECP联合或不联合替代治疗与单独替代治疗用于儿童和青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GvHD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名综述作者独立进行研究筛选。我们通过与第三位综述作者协商,解决了在试验筛选方面的分歧。

主要结果: 

在本次2021年系统综述更新中,我们没有发现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

翻译笔记: 

译者:杨思红(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审校:张晓雯(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更新审校:宋英琼(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22级翻译硕士),2024月1月3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