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普利酮治疗高血压

系统综述问题

本系统综述的目的是确定依普利酮降低血压的有效性、其副作用概况及其对于临床有意义结局(如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影响。

研究背景

自2002年以来,临床医生一直使用依普利酮治疗高血压。确定患者使用的所有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影响,以支持其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继续使用非常重要。我们检索了多个数据库,在1437名随机接受依普利酮或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发现了五项符合条件的研究。

研究特征

依普利酮的日剂量范围为每天25mg至400mg。这些研究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了8至16周的随访。没有一项研究报告了依普利酮的临床意义结局,例如与安慰剂相比,依普利酮是否可以减少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五项研究中只有三项报告了副作用。

主要研究结果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依普利酮对预期寿命或与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如心脏病发作、中风)存在有益影响。有关依普利酮副作用风险的证据有限且质量差;很难判断依普利酮与安慰剂相比可能具有的危害程度。该meta分析表明,与不服用药物相比,依普利酮50-200毫克/天可使收缩压降低约9mmHg,舒张压降低约4mmHg。

证据质量

我们认为纳入的五项试验质量中等,因为作者并未广泛描述其方法学的部分。

作者结论: 

与安慰剂相比,依普利酮50-200mg/天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低9.21mmHg,舒张压降低4.18mmHg,50mg/天-200mg/天的剂量之间效果没有差异。25mg/天的剂量对于收缩压或舒张压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降低,超过200mg/天的剂量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目前尚无可用证据确定依普利酮对临床意义结局(如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或发病率)的影响。关于副作用的现有证据不充分且质量低下,因此我们无法得出关于依普利酮治疗高血压患者潜在危害的结论。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依普利酮是一种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化学衍生于螺内酯。在加拿大,它被指定用作辅助治疗,以降低患有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II级收缩性慢性心力衰竭和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它也可用作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辅助治疗。此外,它适用于治疗其他药物无法充分治疗的轻度和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确定所有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醛固酮拮抗剂)的临床影响,以支持它们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持续使用非常重要。既往系统综述均未评价依普利酮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降压幅度的影响。

研究目的: 

系统综述旨在评价依普利酮单药治疗对比安慰剂对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我们感兴趣的结局是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致死性或非致死性中风)、不良事件或因不良事件而导致的退出,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截至2016年3月3日的Cochrane高血压专业注册库(Cochrane Hypertension Specialised Register)、CENTRAL、MEDLINE、Embase和两个试验注册库。我们手工检索了已获研究的参考文献,以确定初始检索中遗漏的任何研究。我们还通过联系纳入研究的通讯作者和参与开展依普利酮单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的制药公司来检索未发表的资料。检索未设置语言限制。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选择了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成年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我们排除了对继发性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以及受试者接受多种降压药的研究。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位综述作者独立评价了符合我们标准的研究检索结果。三位综述作者独立提取资料并使用标准化资料提取表评价试验质量。第四位独立综述作者解决差异或分歧。我们在Covidence上使用标准化格式进行资料提取和综合。我们使用Review Manager 5进行资料分析。

主要结果: 

共1437名成年患者参与了五项随机平行组研究,治疗持续时间从8周到16周不等。依普利酮的日剂量范围为每天25mg至400mg。这些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收缩压降低了9.21mmHg(95% CI [-11.08, -7.34];I2=58%),舒张压降低了4.18mmHg(95% CI [-5.03, -3.33]); I2=0%)(中等质量证据)。

依普利酮在400mg/天剂量下的降低收缩压方面可能存在剂量反应效应。然而,这一发现是不确定的,因为它基于一项提供低质量证据的单一纳入研究。总体而言,每日50mg至400mg的依普利酮剂量下,降低收缩压或舒张压方面似乎没有产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剂量反应。与安慰剂组相比,依普利酮组在因不良事件退出的患者人数或出现至少一种不良事件的患者人数方面似乎没有任何差异。然而,纳入的五项研究中只有三项报告了不良事件。由于我们在“偏倚风险”评价中判断多个领域的风险不明确,因此大多数纳入的研究质量为中等。

翻译笔记: 

译者:李艺伟(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审校:王雪峰(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19级英语中医药国际传播方向),2023年3月28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