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

系统综述问题
我们评价了预防性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
冠状动脉疾病是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伴或不伴ST段抬高(心电图部分高于基线)。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与高死亡率相关。证据已经过时,关于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

研究特征
我们检索了1969年至1999年间进行的37项试验。证据检索截止到2015年4月。试验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新西兰、北爱尔兰、挪威、波兰、瑞典、瑞士、荷兰、英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进行,共涉及11948名受试者。试验在院前和院内环境中进行,包括已证实或未证实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个体。一些试验并没有将结果仅仅局限于急性心肌梗死。利多卡因通过静脉注射(团注和/或输注)和肌肉注射(单独或与静脉注射剂量结合)给药。总体而言,试验包括小规模样本,且报告事件数量少。所有试验都存在高偏倚风险。十项试验由制药企业资助。

主要研究结果
在已知或疑似心脏病发作的患者中,我们发现与安慰剂、无干预措施或任何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利多卡因对死亡、心脏死亡和心室颤动的影响很小或没有。

证据质量
我们认为本综述结果可信度低,因为我们综合的纳入试验质量低(高估了益处,低估了伤害),并受试者人数较少,导致结果不精确。

作者结论: 

本Cochrane综述找到的低质量证据表明,预防性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或心室颤动几乎没有影响。安全性尚不清楚。该结论基于具有高偏倚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然而(不考虑偏倚风险),试验序贯分析表明可能不需要额外的试验来反驳干预效果相对风险降低20%。小幅度风险降低可能需要额外的质量更高的试验。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冠状动脉疾病是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伴或不伴ST段抬高(心电图部分高于基线)。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与高死亡率相关。证据已经过时,关于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

研究目的: 

确定预防性利多卡因预防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2015年第3期)、MEDLINE Ovid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 Ovid,1947年至2015年4月13日)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卫生科学文献(LILACS,1986年至2015年4月13日)。我们还检索了Web of Science(1970年至2013年4月13日),并手工检索了纳入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我们在检索时并未限制文献的应用语言。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评价预防性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我们将心肌梗死后30天的全因死亡率、心脏死亡率和总生存率视为主要结局。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筛选研究,评价“偏倚风险”和提取资料,均为一式两份。我们估计了二分类结局的危险比(risk ratios, RR)并使用I 2 计算统计学异质性。我们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37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1948名受试者。这些试验比较了利多卡因与安慰剂、无干预措施、丙吡胺、美西律、妥卡尼、普罗帕酮、胺碘酮、二甲基氯化铵、阿普林定和吡美诺。总体而言,试验效力不足,偏倚风险高。有97%的试验(36/37)是在没有预先估计样本量的情况下进行的。十项试验由制药企业资助。试验在17个国家进行,静脉干预措施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

在涉及经证实或未经证实的急性心肌梗死受试者的试验中,利多卡因与安慰剂或无干预措施在全因死亡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13/5879(3.62%)与199/5848(3.40%);RR=1.02, 95%CI [0.82, 1.27];受试者=11727;研究=18;I 2 =15%);低质量证据),心脏死亡率(69/4184(1.65%)与62/4093(1.51%);RR=1.03,95%CI [0.70, 1.50];受试者=8277;研究=12;I 2 =12%;低质量证据)和心室颤动的预防(76/5128(1.48%)与103/4987(2.01%);RR=0.78,95%CI [0.55, 1.12];受试者=10115;研究=16;I 2 =18%;低质量证据)。对于窦性心动过缓,与安慰剂或无干预措施的效果相比,利多卡因的效果并不精确(55/1346(4.08%)与49/1203(4.07%);RR=1.09,95%CI [0.66, 1.80];受试者=2549;研究=8;I 2 =21%;极低质量证据)。在仅涉及经证实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受试者的试验中,利多卡因与安慰剂或无干预措施的全因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148/2747(5.39%)与135/2506(5.39%);RR=1.01,95%CI [0.79, 1.30];受试者=5253;研究=16;I 2 =9%;低质量证据)。在全因死亡率和心室颤动方面,利多卡因和任何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未报告心肌梗死后30天的总生存率资料。与安慰剂或无干预措施相比,利多卡因增加了心脏停搏的风险(35/3393(1.03%)与14/3443(0.41%);RR=2.32,95%CI [1.26, 4.26];受试者=6826;研究=4;I 2 =0%;极低质量证据)和头晕/嗜睡(74/1259(5.88%)与16/1274(1.26%);RR=3.85,95%CI [2.29, 6.47];受试者=2533;研究=6;I 2 =0%;低质量证据)。总体而言,安全性资料报告不佳,不良事件可能被低估。试验序贯分析表明,可能不需要额外的试验来得出关于这些结局的可靠结论。

翻译笔记: 

译者:王茜亚(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2020级翻译硕士),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级英语(医学)),2023年6月22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