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在髂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有效性

系统综述背景

髂动脉(朝向腿部的主骨盆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导致腿部血流量减少。这被称为髂动脉闭塞性疾病。髂动脉闭塞性疾病可能导致行走时腿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休息时疼痛或足部或腿部溃疡的症状。有一系列手术和血管内(从动脉内部,例如血管成形术)治疗可供选择。开放式外科手术具有极好的通畅率(通畅血管的百分比),但代价是严重的疾病和死亡。与开放式外科手术相比,血管内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短期有效性,缓解了疾病、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成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用球囊扩张动脉)和支架置入术(插入小网状管)是广泛用于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单独使用PTA可以成功治疗髂动脉狭窄或闭塞。如果单独使用PTA治疗不成功,可以额外放置支架。或者,可以单独放置支架来治疗髂动脉狭窄或闭塞(这称为基本支架置入术(primary stenting, PS))。然而,哪种血管内治疗策略对于抑制髂动脉的病变更好,目前证据有限。本系统综述评价了在第一时间放置支架还是仅在特定情况下放置支架更好。

研究特征和关键结果

本次更新未发现新研究。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确定了两项研究,总共有397名受试者与该主题相关。由于两项纳入研究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无法合并数据。本Cochrane系统综述中的证据截至2019年9月24日。

对于以下研究关注的结局,两种治疗类型之间没有出现明显差异:手术技术上的成功、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程度的改善或治疗后血管的通畅程度。然而,在一项仅纳入髂动脉闭塞的研究中,用PS治疗的受试者组中观察到的并发症较少。两项研究均未报告迟发性并发症。一项研究报告了再干预以及症状的缓解和体征的改善,没有证据表明PS组和PTA组之间存在差异。两项研究均未报告步行距离的改善。有必要对这个主题进行更多的研究。

证据质量

两项研究都存在与选择性报告和未对受试者和相关人员进行施盲相关的偏倚风险。这两项研究都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技术不断发展。由于这种偏倚风险、纳入研究的数量较少以及纳入的患者类型存在差异,我们认为证据的总体质量低。

作者结论: 

对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基本支架置入术对髂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做出一般性结论。一项研究的数据表明,髂动脉闭塞的基本支架置入术可能降低远端栓塞率(低质量证据)。本系统综述中基于两项研究的证据被评价为低质量证据,降级的原因为偏倚风险、证据的不精确性和间接性。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增强我们对结果的可信度。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髂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这被定义为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有一系列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可供选择。开放式外科手术在血管通畅率方面表现出色,但代价是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血管内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发病率、并发症和费用均有所降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和支架置入术都是髂动脉闭塞性疾病常用的血管内治疗方式。单独使用PTA可以成功治疗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如果单独使用PTA在技术上不成功,则需要额外放置支架。或着,可以单独放置支架治疗髂动脉狭窄或闭塞(基本支架置入术((primary stenting, PS))。然而,对于证明哪种血管内治疗策略对髂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更有效,证据有限。本系统综述是于2015年首次发表系统综述的更新版本。

研究目的: 

评价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基本支架置入术对髂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的影响。

检索策略: 

Cochrane血管文献检索信息专员(Vascular Information Specialist)检索了Cochrane血管专业注册库(Cochrane Vascular Specialised Register)、CENTRAL、MEDLINE、Embase和CINAHL数据库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和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截至2019年9月24日。我们还进行了参考文献和引文检索,以确定其他研究。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所有比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基本支架置入术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RCT)。我们排除了半随机试验、病例报告、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我们没有因为出版语言而排除研究。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作者独立选择合适的试验、提取资料、评价试验质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当有分歧时,首先由两位作者讨论达成共识,必要时通过与第三位作者协商达成共识。我们使用GRADE标准来评价证据质量,并在结果概要表(Summary of findings)中呈现主要结果。研究关注的主要结局是技术成功、并发症、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症状改善、血管通畅情况、再干预、症状的缓解和体征的改善以及患者报告的步行距离的改善。

主要结果: 

此次更新时未发现新的研究。在此之前,我们确定了两个RCT,总共有397名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有一项研究主要纳入有狭窄病变(95%)的受试者,而第二项研究仅纳入髂动脉闭塞的受试者。这两项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意味着我们无法合并数据。两项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中等,存在与选择性报告和未对受试者和相关人员进行施盲相关的偏倚风险。这两项研究都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技术不断发展。我们评价证据的总体质量低。我们将证据质量降级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存在偏倚风险,另一个是因为证据的不精确性和间接性。

无论是涉及狭窄病变的研究(OR=1.51, 95% CI [0.77, 2.99];279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还是涉及髂动脉闭塞的研究(OR=2.95, 95% CI [0.12, 73.90];112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都没有证据表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联合选择性支架与基本支架置入术(primary stenting, PS)在技术成功率上存在差异。在一项试验中,髂动脉闭塞的PTA导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远端栓塞(OR=4.50 95% CI [1.18, 17.14];一项研究,112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第二项研究中的即时并发症相似(OR=1.81, 95% CI [0.64, 5.13];一项研究,279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两项研究均未报告迟发性并发症。没有证据表明在症状缓解方面存在差异(OR=1.03,95% CI [0.47, 2.27];一项研究,157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第二项研究没有提供数据,但报告没有差异。对于通畅性的结局,在涉及髂骨闭塞的研究中,两年后没有证据显示有差异(OR=1.60, 95% CI [0.34, 7.44;一项研究,57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在涉及狭窄病变的研究中,两年后也没有证据显示有差异(PS组为71.3%,PTA组为69.9%)。只有一项研究报告了再干预(6至8年,OR=1.22,95% CI [0.67, 2.23];一项研究,279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症状的缓解和体征的改善(12个月,OR=1.14,95% CI [0.65, 2.00];一项研究,219名受试者;低质量证据),在两种结局中,都没有证据能够表明存在差异。两项研究均未报告患者报告的步行距离有所改善。

翻译笔记: 

译者:温海煜(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审校:徐添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21年12月21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