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利塞膦酸钠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

本综述总结了我们从截至2021年3月24日的证据中了解到的关于利塞膦酸钠预防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骨头断裂)的作用。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什么是利塞膦酸钠?
骨骼是你身体中有生命的、不断生长的部分。在你的一生中,新的骨细胞生长,旧的骨细胞分解,为新的、更强壮的骨质腾出空间。当你患有骨质疏松症时,旧骨的分解速度要快于新骨的替代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骨骼会失去矿物质(如钙)。这会使骨骼变得更脆弱,即使在轻微受伤后,如轻微碰撞或摔倒,也更容易发生骨折。经历过更年期的女性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利塞膦酸钠属于双磷酸盐类药物。它是一种减缓细胞分解旧骨速度的药物。

对于骨密度接近正常或脊柱尚未发生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较低:

-没有足够的证据告诉我们利塞膦酸钠是否会减少女性骨折人数;

-基于有限的数据,没有证据表明骨折风险较低的绝经后女性的不良事件增加。

已被诊断出患有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或脊柱骨骼已经发生骨折)的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较高,利塞膦酸钠:

-可能预防髋骨和除脊柱以外的骨骼骨折;

-在预防腕部骨折方面可能不会产生任何差异;

-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是否可预防临床体征和症状提示的脊柱骨折;

-对于骨折风险较高的绝经后女性,不良事件可能几乎无差异。

对服用利塞膦酸钠或安慰剂的骨折风险较低的绝经后妇女的最佳估计:

-对于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的脊柱骨折和髋部骨折,由于这些骨折均未在任何研究中报告,因此无法计算疗效;

-与安慰剂相比,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利塞膦酸钠是否能预防腕部和脊柱以外的骨折。

对服用利塞膦酸钠或安慰剂的骨折风险较高的绝经后妇女的最佳估计:

任何研究均未报告临床体征和症状提示的脊柱骨折。

脊椎以外的骨折:

-100名女性中有10名在服用安慰剂时骨折;

-100名女性中有8名在服用利塞膦酸钠时骨折;

髋部骨折

-100名女性中有3名在服用安慰剂时骨折;

-100名女性中有2名在服用利塞膦酸钠时骨折。

手腕骨折: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利塞膦酸钠是否能预防腕部骨折。

研究背景

骨质疏松症是骨量异常减少和骨退化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利塞膦酸钠属于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干扰破骨细胞的活性来抑制骨吸收。这是对最初于2003年发表的Cochrane综述的更新。

研究目的

我们评估了利塞膦酸钠对于骨折风险较低和较高的绝经后女性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获益和伤害。

检索策略

通过更广泛和更新的检索策略,我们检索了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 Trials, CENTRAL),MEDLINE和Embase。还进行了灰色文献检索,包括ClinicalTrials.gov、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 ICTRP)和药物审批机构的在线数据库,以及相关系统综述的参考文献。检索出1966年至2021年3月24日期间发表的合格试验。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评估利塞膦酸钠预防绝经后妇女骨折的益处和伤害的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必须接受利塞膦酸盐、安慰剂或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至少1年,伴或不伴钙/维生素D。主要结局为临床椎体、非椎体、髋关节和腕部骨折、因不良事件退出和严重不良事件。考虑到临床相关性和适用性,如果研究人群符合以下一项以上的等级标准,我们将其归类为二级预防:骨质疏松症诊断、椎骨骨折病史、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T评分≤-2.5和年龄≥75岁。如果这些标准均未得到满足,则认为该研究是一级预防。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了Cochrane推荐的标准方法。我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了骨折的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 RR),该模型基于以下期望:各一级和二级预防研究的临床和方法学特征将是同质的,并且既往综述的经验表明研究数量较少。基础病例包括每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中最长治疗期的可用数据,且>15%的相对变化被认为具有临床意义。本综述的主要结果在结果汇总表中列出,采用GRADE方法。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利塞膦酸钠不同剂量方案之间以及利塞膦酸钠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之间的利弊比较。

主要结果

43项试验符合资格标准,其中33项研究(27348名受试者)报告了可以提取和定量综合的资料。我们对每项试验中存在偏倚风险的特定领域感到担忧。选择偏倚是最常见的问题,只有24%的研究描述了序列生成和分配隐藏的适当方法。分别有50%和39%的研究报告了有益和伤害的结局,属于高风险。在所有七个领域中,纳入定量综合的研究均未被认为是低偏倚风险。下文描述的结果与报告主要结局的每日利塞膦酸钠5mg与安慰剂的比较相关。其他比较在正文中进行了描述。

对于一级预防,从4项研究(长度为1-2年)中收集了低至极低质量证据,包括989名骨折风险较低的绝经后女性。利塞膦酸钠5mg/日与腕部骨折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小或没有差异[RR=0.48,(95%CI [0.03, 7.50];2项研究,243名受试者);绝对风险降低(absolute risk reduction, ARR)=-0.6%(95%CI [-1%, 7%])]和因不良事件退出[RR=0.67,(95%CI [0.38, 1.18];3项研究,748名受试者);基于低质量证据,ARR=-2%(95%CI [-5%, 1%])]。然而,由于极低质量证据,尚不清楚其对非椎骨骨折和严重不良事件的预防作用。未报告临床脊柱和髋骨骨折,因此无法估计利塞膦酸钠对这些结局的影响。

对于二级预防,9项研究(长度为1-3年)提供了证据,其中包括14354名绝经后骨折风险较高的女性。利塞膦酸钠5mg/日很可能预防非椎骨骨折[RR=0.80,(95%CI [0.72, 0.90];6项研究,12173名受试者);相对危险降低率(RRR)=20%(95%CI[10%, 28%]和ARR=-2%(95%CI[-1%, 3%]),中等质量证据],并可能减少髋部骨折[RR=0.73(95%CI[0.56, 0.94]);RRR=27%(95%CI[6%, 44%]),ARR=-1%(95%CI[-0.2%, -1%]),低质量证据]。这两种效应很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然而,尚不清楚利塞膦酸钠对腕部骨折的影响[RR= 0.64,(95%CI[0.33, 1.24]);3项研究,1746名受试者;ARR=-1%(95%CI[-2%, 1%]),极低质量证据],并且由于报告的事件为零(低质量证据),因此无法估计临床椎体骨折的影响。利塞膦酸钠导致的因不良事件退出率几乎无差异[RR=0.98,(95%CI[0.90, 1.07];8项研究,9529名受试者);ARR=-0.3%(95%CI[-2%, 1%]);利塞膦酸钠组16.9%,对照组17.2%,高质量证据],利塞膦酸钠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几乎没有差异[RR=1.00,(95%CI[0.94, 1.07];6项研究,9435名受试者);ARR=0%,(95%CI[-2%, 2%];两组均为29.2%,中等质量证据)。

作者结论

本次更新回顾了我们之前综述的主要发现,即对于二级预防,利塞膦酸钠5mg/d可能预防非脊椎骨折,并可能降低髋部骨折的风险。我们不确定利塞膦酸钠5mg/d是否能减少临床脊椎和腕部骨折。 与安慰剂相比,利塞膦酸钠可能不会增加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

对于一级预防,利塞膦酸钠的益处和伤害得到有限证据的支持,但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翻译笔记

译者:杨子琪,审校:张帆(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循证医学中心 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 The Cochrane China Network Affiliat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2022年5月31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引用文献
Wells GA, Hsieh S-C, Zheng C, Peterson J, Liu W, Kelly SE, Tugwell P. Risedronate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2, Issue 5. Art. No.: CD004523. DOI: 10.1002/14651858.CD004523.pu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