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刺激對早產兒經口餵食的影響

文獻回顧問題

對妊娠 37 週前出生的早產兒進行以手指介入的口腔刺激介入措施:

達到減少以非經口腔餵食的時間(天)?

減少在新生兒加護病房 (NICU) 的時間(天)?

減少住院時間(天)?

減少嬰兒管灌(胃腸外營養)的時間(天)?

研究背景

這是 2016 文獻回顧的更新。許多早產兒延遲經口(吸吮)餵食的養成,而是先以經管灌或靜脈(胃腸外)營養餵食。口腔餵食技能的發展需要吸吮、吞嚥和呼吸的謹慎協調。對於早產兒,由於長期住院、呼吸困難和其他與早產相關的狀況,經口餵食的發展可能具有挑戰性。不舒適的侵入性操作,例如通氣或頻繁從嘴巴或鼻子抽吸出分泌物,可能會對餵食技巧產生負面影響。從管灌到經口餵食的國際指引差異很大。醫療照顧者使用各種介入措施來改善早產兒的吸吮和餵食技巧。研究報告顯示,加快從管灌到經口餵食的過渡時間、減少住院時間,嬰兒的吸吮技能得以改善。2016 年的第一次回顧顯示,雖然口腔刺激的介入措施似乎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減少管灌需求並加快至口腔餵食的時間,然而這些研究的方法學品質較差,整體的結果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本次回顧更新以評估目前研究是否支持這些發現,以及研究品質是否有所提高,從而提高了結果的確定性。

研究特性

這篇回顧包括隨機對照試驗(RCT),這些試驗僅在早產兒中以手指進行口腔刺激。作者透過搜尋電子資料庫、臨床試驗登記冊、同儕評審期刊和已發表的會議記錄來確定要納入的研究。資料搜尋至 2020 年 3 月。

主要结果

在此次更新中,新增了 12 項研究品質不同、參與者人數較少的新研究,總共涵蓋 28 項研究。由於研究的品質被認為是 “低” 到 “非常低”,因此仍然不確定口腔刺激的介入是否可以縮短往口腔餵食的過渡時間、減少住院時間並減少胃腸外營養的時間,儘管可能有一些潛在的益處。沒有研究顯示在 NICU 的住院時間。沒有研究著重在措施介入後的長期結果(如超過六個月)。

證據的確定性

這些研究中的嬰兒數量很少,研究人員使用的研究方法品質參差不齊,因此證據的品質估計為「低」至「非常低」。

翻譯紀錄: 

翻譯者:楊雅筑(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護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 E-mail 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