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在癌症疼痛控制時,嗎啡、fentanyal、oxycodone或codeine對病人意識、食慾和口渴的影響

問題的敘述

照護途徑是一方案,旨在保證病人在特定情況下,有適當和有效的照護。這樣的途徑經常的被使用,通常效果也相當的好,但也將會像是核取方塊選單,造成達到優質照護品質的障蔽。照護途徑過去被用來確保快要瀕臨死亡的病人,有一個適當的照顧的安寧制度。

Liverpool照護途徑被設計用於在安寧,並且已經被綜合醫院所使用,以照顧臨終病人。其制度一直廣受批評。英國政府回顧在NHS的生命末期病人的照護途徑,建議不應該被使用,因為被濫用。

另一個被關注的問題是關連性,過去都會過度使用鴉片類藥物,變成加速病人的死亡,意識的喪失,並減少患者進食或是飲水的能力。

此回顧的目的

該Cochrane回顧是被委託,確認鴉片類藥物治療癌症疼痛病人,與其意識情況,食慾或口渴相關性的危害(藥物副作用)。

如何收集訊息

理想情況下,寫這篇回顧時,我們需要看對於末期老年人在的鴉片類醫學試驗,但也沒有這方面的試驗。所以,我們看鴉片類藥物用於癌症疼痛治療的臨床試驗,這些試驗提供的信息很可能是最接近鴉片類藥物運用在生命末期照顧的,儘管人們治療癌症疼痛通常不會在其生命的終點。

我們發現什麼

確定77個研究,當中有超過5,000人接受過各種的治療。在這些試驗中,主要的年齡是介於50歲至70歲之間。試驗的品質普遍較差;具體的包括樣本數規模小、在所有病人中沒有藥物副作用的報告,或全都是記錄藥物副作用。對已知問題的藥物副作用測量、記錄和報告並做出評估更加困難。

對於將四種鴉片類藥物一起使用, 4個人當中有1人有便秘、嗜睡(想睡,有睡意),5個人當中有1個人有噁心、口乾的感覺,8當中有1人有嘔吐、食慾不振和頭昏。虛弱、腹瀉、失眠(不易入睡),情緒改變、幻覺和脫水會,在20個人當中會有1個人或是比例更低。這些結果可能有助於釐清鴉片類的藥物,是否真的會影響生命末期病人或是知道自己即將瀕臨死亡的病患其意識情況、食慾、口渴情況。

背景

提供病人生命末期的高生活品質,逐漸被大家所重視,不論是在疾病本身或是引起的原因,和整體的安排。最近十年來,對於末期病患的照顧途徑普遍在全世界受到重視。英國Liverpool Care Pathway(LCP)的臨床照顧途徑已遭受批評。在英格蘭Liverpool Care Pathway(LCP)是獨立項目,由衛福部長審核。Neuberger審查聲明結果表示,LCP在基礎上提供了良好的優質護理服務、為患者及家屬實施正確的道德原則。LCP的往往沒有適當的執行,反而成為造成好品質的一個障礙。超過40項建議,包括教育和培訓,研究和開發,獲得專科緩合治療服務,並需要確保關心和同情所有臨終病人。2013年7月,衛生部發布了規定,LCP的應用“在未來6-12個月應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為對每一個病患以個人化的臨終護理照護”之聲明。

鴉片類藥物的使用過去被高度的關注,因為此藥物可能影響末期生命的病人其意識、食慾和口渴情況。有人擔心,患者知覺受損會導致死亡的提早,食慾和口渴的情況將受鴉片類藥物的影響,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痛苦。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快速的回顧,採用標準的Cochrane方法學來研究癌症疼痛時,嗎啡,fentanyl, oxycodone, 和 codeine的不良影響;這些藥物在臨終病人可能產生的影響非常接近。

目的

對於癌症病患的疼痛,以隨機對照試驗為研究方式,其鴉片類,像是:嗎啡、fentaanyl 、oxycodone 和codeine 在意識狀態、食慾或是口渴的影響。

搜尋策略

我們評估被報導Cochrane系統中的鴉片類藥物,發生於癌症疼痛不良事件的數據,包括:嗎啡,fentanyl, oxycodone, 和codeine。

選擇標準

我們採納隨機複合使用四種類型嗎啡類的藥物(morphine, fentanyl, oxycodone, and codeine)來控制癌症疼痛。這些都是從四個現有或正在進行的Cochrane回顧搜尋。參加者是年滿18歲以上的成人。我們只採納全期刊發表的文章。

資料收集與分析

兩位回顧作者獨立的萃取不良事件,並檢查研究品質的問題。主要結果是統計參加者有經歷到意識情況變差、食慾不振及口渴的不良事件發生的數量。次要結果的結果有可能主要結果所產生的影響:譫妄、頭暈、幻覺、情緒變化、嗜睡、噁心、嘔吐、便秘、腹瀉、消化不良、吞嚥困難、厭食、乏力,脫水或與口乾相關的食慾或口渴變化。

去測量以上這些有害症狀是不太可行,因此,我們計算參與者有體會到每一種鴉片類不良事件的比例,或是四種鴉片類藥物合用下的情況。

主要結果

我們納入77個試驗,5619隨機的參與者。大多數研究都有其潛在偏差,樣本數小是最常見的,個人化且不到50人參加的試驗,佔有60個研究。參與者比較年輕,平均年齡介於50至70歲。多個主要不良事件被報告,包括在全部的病人中,用藥有藥物副作用狀況者之闕漏通報、所有曾經經歷的藥物副作用事件、藥物副作用發生後如何進行收集、無定義藥物副作用的術語或是完整的通報系統。

無法直接量測病人的意識、食慾,或是口渴情況。對於治療癌症疼痛的藥物副作用的發生率,分別為使用鴉片類藥物後發生便秘25%、嗜睡23%、噁心21%、口乾17%,至於嘔吐、厭食和頭暈各為13%。乏力、腹瀉、失眠、情緒改變、幻覺和脫水各為5%以下發生率。

作者結論

我們沒有發現任何直接的證據證明,在用於治療癌性疼痛時,鴉片類藥物會影響患者的意識、食慾或口渴情況。然而,在對癌症疼痛病患使用嗎啡、fentanyl、oxycodone或是codeine,其嗜睡、口乾和厭食則是常見的藥物副作用。

我們都知道報告藥物副作用的存在原因相當重要。合併使用合併症的藥物、數據的收集、報導及命名。這意味著藥物的副作用,總是被不能明確地歸因於使用鴉片類藥物,因此鴉片類藥物在癌性疼痛上副作用藥物僅是一個概略性的想法。該研究議程包括發展定義於藥物副作用的嚴重性和重要性,以及發展合適的監測方式,來記錄這些藥物副作用,以幫助臨床和臨床研究的藥物副作用的定義。

翻譯紀錄

翻譯者: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Wiffen PJ, Derry S, Moore RA. Impact of morphine, fentanyl, oxycodone or codeine on patient consciousness, appetite and thirst when used to treat cancer pai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 Issue 5. Art. No.: CD011056. DOI: 10.1002/14651858.CD011056.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