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9種常用的生物製劑的副作用

本Cochrane文獻回顧針對從用於治療許多病症(包括發炎性關節炎與其它發炎病症、癌症與神經病症)之生物製劑的副作用相關試驗所取得的資訊進行摘要報告。我們並未納入針對HIV/AIDS所進行的試驗。我們所研究的9種生物製劑為:abatacept (Orencia®)、adalimumab (Humira®)、anakinra (Kineret®)、certolizumab pegol (Cimzia®)、etanercept (Enbrel®)、golimumab (Simponi®)、infliximab (Remicade®)、rituximab (Rituxan或Mabthera®)與tocilizumab (Actmera®)。

本文獻回顧顯示,短期使用這些生物製劑的病患:

- 可能稍微比安慰劑(模擬的藥物)服用者較常出現較嚴重的感染症或結核病。

- 可能稍微比安慰劑服用者較常出現副作用或因副作用而退出試驗。

- 可能不會比安慰劑服用者較常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嚴重感染症以外)、癌症或充血性心臟衰竭。

(*嚴重副作用為可能導致死亡或住院以及失能或永久傷害的可能致命性不良事件)。

我們沒有與其他可能副作用及併發症(包括罕見或長期副作用)相關的精確資訊。

何謂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為可抑制免疫系統與減輕發炎作用的一類藥物,雖然抑制免疫系統會讓身體對抗感染的能力稍微降低。

生物製劑短期(範圍:1至63個月)服用者可能發生之事件的最佳評估

嚴重副作用

在任何生物製劑的服用者中,每1,000人有127人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安慰劑服用者則為每1,000人有118人(1%絕對傷害)。

所報告的所有副作用

在任何生物製劑的服用者中,每1,000人有770人出現副作用,安慰劑服用者則為每1,000人有724人(5%絕對傷害)。

因副作用退出試驗

在任何生物製劑的服用者中,每1,000人有137人因副作用退出試驗,安慰劑服用者則為每1,000人有98人(4%絕對傷害)。

嚴重感染症

在任何生物製劑的服用者中,每1,000人有35人出現嚴重感染症,安慰劑服用者則為每1,000人有26人(1%絕對傷害)。

結核病

在任何生物製劑的服用者中,每1,000人有20人出現結核病,安慰劑服用者則為每1,000人有4人(0.16%絕對傷害)。不過,因為結核病病例不多,因此我們對此結果不具信心。

淋巴瘤(血液癌症)

在這些試驗的短期進行期間,生物製劑服用者與安慰劑服用者發生癌症的人數差異極小或無差異。不過,因為癌症病例不多,因此我們對此結果不具信心。

充血性心臟衰竭

生物製劑服用者與安慰劑服用者發生充血性心臟衰竭的人數差異極小或無差異。不過,因為充血性心臟衰竭病例不多,因此我們對此結果不具信心。

背景

生物製劑可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許多其他病症的治療藥物。雖然生物製劑的療效已獲證實,但對於此類療法的不良作用則仍不確定。因為生物製劑雖然可能較常有重大的風險存在(例如淋巴瘤、嚴重感染與肺結核[TB]再活動),但用於各種適應症時皆僅有少數病患發生,因此我們就許多病症之生物製劑用藥的治療結果進行合併評量,以取得目前最迫切需要的風險估計。

目的

針對任何疾病狀況(人類免疫缺乏症[HIV/AIDS]除外)的病患,比較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adalimumab、certolizumab、etanercept、golimumab、infliximab)、介白素-1(interleukin-1, IL-1)拮抗劑(anakinra)、IL-6拮抗劑(tocilizumab)、抗-CD28抗體(abatacept)與抗-B細胞抗體(rituximab)療法可能出現的不良作用。

方法

針對任何適應症(HIV/AIDS除外)之九種生物製劑用藥之一進行研究,且有我們預先指定之不良評估指標事件(嚴重不良事件[SAE]、因不良事件[AE]退出試驗、整體不良事件、嚴重感染症、特定不良事件[亦即結核病再活動、淋巴瘤與充血性心臟衰竭])報告的隨機分組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有對照之臨床試驗(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CCT)與開放標示延伸(open-label extension, OLE)試驗,皆為我們考量其是否符合納入條件的對象。我們對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與EMBASE進行搜尋(截止日期2010年1月)。我們獨立地進行兩次搜尋結果確認與資料萃取。在網絡綜合分析方面,我們同時以Bayesian交錯療法比較模型(Bayesian mixed-treatment comparison models)與分組廣義線性混合模式(arm-based 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進行分析。

主要結果

我們總共納入共有48,676名受試者參與的160項隨機分組對照試驗(RCT),以及共有11,954名受試者參與的46項延伸試驗。隨機分組對照試驗的持續時間中位數為6個月,開放標示延伸試驗則為13個月。結核病再活動、淋巴瘤與充血性心臟衰竭方面的資料極少。使用標準劑量時,相較於對照組,生物製劑組的整體不良事件(勝算比[OR] 1.28,95%可信區間[credible interval,CI]:1.09至1.50;發生一例有害事件所需治療病患人數[NNTH] = 22,95%信賴區間[CI]:14至60)、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試驗(OR 1.47,95% CI:1.20至1.86;NNTH = 26,95% CI:15至58)、嚴重感染(OR 1.37,95% CI:1.04至1.82;NNTH = 108,95% CI:50至989)與結核病復發(OR 4.68,95% CI:1.18至18.60;NNTH = 168,95% CI:143至14706)的發生率皆顯著較高。

在嚴重不良事件、淋巴瘤與充血性心臟衰竭方面,生物製劑與對照療法之間並無具統計顯著性的差異存在。

相較於對照療法,certolizumab pegol(OR 4.75,95% CI:1.52至18.65;NNTH = 12,95% CI:4至79)與anakinra(OR 4.05,95% CI:1.22至16.84;NNTH = 14,95% CI:4至181)的嚴重感染症風險顯著較高。相較於對照療法,certolizumab的嚴重不良事件風險顯著較高(根據所納入的試驗中的定義:OR 1.57,95% CI:1.06至2.32;NNTH = 18,95% CI:9至162)。相較於對照療法,infliximab的整體不良事件風險(OR 1.55,95% CI:1.01至2.35; NNTH = 13,95% CI:8至505)與因不良事件退出試驗(OR 2.34,95% CI:1.40至4.14; NNTH = 10,95% CI:5至30)風險皆顯著較高。

可用於間接比較的整體數目相當小。間接比較的結果顯示,相較於abatacept、adalimumab、etanercept、golimumab與rituximab,certolizumab pegol的嚴重感染症風險顯著較高;anakinra的嚴重感染症風險顯著高於rituximab。Certolizumab pegol的嚴重不良事件風險顯著高於adalimumab 與abatacept。進行間接比較時,在整體不良事件或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試驗的風險方面,各種生物製劑之間並無具統計顯著性的差異存在。

作者結論

整體而言,在嚴重感染症、結核病再活動、整體不良事件與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試驗方面,短期使用的生物製劑皆有具統計顯著性的較高發生率。嚴重感染症包括大部分試驗中報告的伺機性感染症與細菌感染。相較於對照組,有些生物製劑與某些不良評估指標事件的相關性顯著較高,但各評估指標事件並無一致的結果,因此必須謹慎解讀這些結果。

我們仍需要更多探討生物製劑之長期安全性的研究,亦急需不同生物製劑的安全性比較報告,且最好無業者介入。全國性與國際性的登記系統與其他類型的大型資料庫皆為提供生物製劑之短期與長期安全性之相關補充證據的重要來源。

翻譯紀錄

Translated by: East Asian Cochrane Alliance

Translation supported by: 台灣衛生福利部/台北醫學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

引用文獻
Singh JA, Wells GA, Christensen R, Tanjong Ghogomu E, Maxwell LJ, MacDonald JK, Filippini G, Skoetz N, Francis DK, Lopes LC, Guyatt GH, Schmitt J, La Mantia L, Weberschock T, Roos JF, Siebert H, Hershan S, Cameron C, Lunn MPT, Tugwell P, Buchbinder R. Adverse effects of biologics: a network meta-analysis and Cochrane overview.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1, Issue 2. Art. No.: CD008794. DOI: 10.1002/14651858.CD008794.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