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針灸或穴位按壓能否減緩分娩時的疼痛

我們研究來自隨機對照試驗中的證據,這些試驗主要使用針灸或穴位按壓來控制分娩時的疼痛。本篇為上次發表於2011年文獻回顧的更新版本。

此文獻回顧要討論的問題是什麼?

分娩期間的疼痛可能會很劇烈,而身體肌肉緊繃、精神焦慮和恐懼都可能會加重疼痛的程度。疼痛是由於子宮的收縮、子宮頸的打開,還有在分娩第一、第二階段的後期,胎兒順著產道移動使陰道、骨盆底受到拉伸所引起。針對每位產婦,需要個人化地去設計有效、且令人滿意的疼痛控制方法。也可以使用一些策略去嘗試打破「恐懼-緊張-疼痛」的週期來處理疼痛。處理疼痛的方式還包括向孕婦給予支持和鼓勵,協助尋找最舒適的姿勢、坐浴或是其他技術。

然而,許多婦女不希望在分娩過程中使用任何藥物。因此可能會轉向針灸或穴位按壓以減輕並改善疼痛。

為何這個議題很重要?

針灸在亞洲,包括中國、韓國和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而熟練的針灸技術是必需的,這樣才能確保針灸在正確的穴位上。穴位按壓也是起源於早期的中國。在施做穴位按壓時,治療師會使用手和手指去刺激跟針灸相同的穴位。有時候只需要幾個穴位就能減輕疼痛或帶來放鬆的感覺。其他時候可能需要多個穴位組合起來才能產生更大的效果。有的穴位按壓方法可以由訓練有素的醫療人員施作,而有的則可以藉由個人操作,作為自我按摩的一種方式。

我們提供了什麼證據?

我們搜索了截至 2019年2月的最新文獻,最後收錄共17個新的試驗。

此文獻回顧納入了28項試驗共3960名婦女,並根據其中27項試驗分析出結果。針對分娩時的疼痛,這些試驗比較了針灸、穴位按壓對比假治療(安慰劑)、無治療、或常規治療的效果。其中13項試驗針對針灸提出報告,有15項試驗針對穴位按壓提出報告。在27項試驗中,有18項試驗中的婦女是採取自然產。而在其他試驗中可能會包含其他引產的方式。

有8項試驗應用了中醫個人化的治療,而大部分試驗使用固定的針灸穴位。值得注意的是,在針灸刺激方式(手動或電刺激)、針灸持續時間、取穴數目和針刺深度方面有蠻大的差異。目前還不是很清楚針灸療法在臨床實踐中有多大的代表性。

大多數研究表明針灸是具有較小效果的,然而支持的證據有限。與假針灸(2個試驗,共325名婦女)、常規治療(4個試驗,共495名婦女)和沒有治療(1個試驗,共163名婦女)相比,我們尚無法確定針灸是否能減輕疼痛的強度。文獻回顧的證據等級為低或很低。針灸相較於假針灸可能可以提高在疼痛緩解上的滿意度(1個試驗,證據等級中等)。與假針灸相比,藥物止痛的使用量略有下降(2個試驗,共261名婦女,證據等級中等)。與複合性對照組相比,穴位按壓與分娩時疼痛強度的減輕有關(2個試驗,共322名婦女,證據等級中等)。針灸似乎在對於輔助性陰道分娩或剖腹產的需求上沒有任何影響,然而,穴位按壓相較於假穴位按壓卻能夠減少剖腹產率。

這代表什麼意義?

針灸可能可以增加在疼痛緩解上的滿意度,以及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量。穴位按壓可能有助於緩解分娩期間的疼痛,儘管疼痛減輕的程度可能不大。然而,對於針灸和穴位按壓上的其他治療方式,由於證據的確定性非常低,所以在疼痛強度和疼痛緩解滿意度的效果還不是那麼確定。針灸或穴位按壓對輔助性陰道分娩的影響可能很小或沒有影響,但有進行穴位按壓的婦女之後需要進行剖腹產的機會可能會比較小。由於這些研究在不同的國家中進行,這可能能夠反映針灸不同的應用風格。然而,許多試驗的存在著一些缺點,包含衡量結果的面向過少,或是缺乏安全性報告。未來還需要更多高質量的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廖健安
服務單位:基隆長庚醫院 中醫科
職稱:醫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Smith CA, Collins CT, Levett KM, Armour M, Dahlen HG, Tan AL, Mesgarpour B. Acupuncture or acupressure for pain management during labou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0, Issue 2. Art. No.: CD009232. DOI: 10.1002/14651858.CD009232.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