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氯胺酮(K他命)與其他麩胺酸受器調節劑用於治療患有憂鬱症的成人

本篇文獻回顧為何重要?

憂鬱症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全球估計有 3.5 億人受此症所苦。而重度憂鬱症患者受到的首選治療往往是服用抗憂鬱藥物。但是,這些藥物在一年內僅對大約四分之一的人有效。因此,我們需要有效的替代藥物來治療憂鬱症,尤其是在快速治療上。有新的一組稱為 “麩胺酸受器調節劑” 的藥物,這組藥物主要是作用在麩胺酸神經系統,而這組藥中也包含了氯胺酮(俗稱 K 他命)。在這篇文獻回顧中,我們細查了麩胺酸受體調節劑(包括氯胺酮)在治療憂鬱症上的療效。

哪些人可能會對本文獻回顧感興趣?

- 憂鬱症患者,以及其朋友和家人。

- 從事醫療相關事業的人員、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藥劑師

- 從事成人心理治療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

本篇文獻回顧旨在解答哪些問題?

1.使用氯胺酮和其他麩胺酸受器調節劑治療是否比用安慰劑(假藥丸)或其他藥物治療更有效?

2.使用氯胺酮和其他麩胺酸受器調節劑治療是否比用安慰劑或其他藥物治療更容易接受?

本篇文獻回顧納入了哪些研究?

我們在醫學數據庫裡檢索了2020 年 7 月 30 日以前完成的所有相關研究(特別是隨機對照試驗)。在這些相關研究中,只有將氯胺酮或其他麩胺酸受器調節劑與安慰劑、其他藥物或電療法 (ECT) 用於成人(18 歲以上)憂鬱症的療效進行比較的研究才能納入本篇回顧。另外,這些研究也必須是單盲(參與者不知道他們正在接受哪種治療)或雙盲研究(參與者或研究人員都不知道參與者正在接受哪種治療),這樣才能減少偏差的情況。在這篇回顧中,我們一共纳入 64 項研究,這些研究總共涉及 5299 名受試者,一共有 16 種不同的麩胺酸受體調節劑藥物受到測試。在受試者中,大多數人自研究開始時患有難治型憂鬱症(使用兩種或多種藥物,仍沒有顯著反應的憂鬱症患者)。除此之外,大多數研究都是雙臂研究,對麩胺酸受體調節劑與另一種介入措施進行比較。

我們從這些回顧的研究結果中得知了什麼?

納入本篇回顧的 16 種藥物中,只有氯胺酮和艾氯胺酮 (esketamine) 在減輕憂鬱症狀方面比安慰劑更有效。氯胺酮減輕症狀的效果在治療結束後持續不超過一周,並在兩週後明顯失去效用。然而,氯胺酮卻比安慰劑引起了更多的副作用。艾氯胺酮的療效則在 24 小時後可見,且在重複給藥的情況下,作用可持續長達 4 週。但艾氯胺酮引起的副作用同樣比安慰劑來得多。而這些研究間證據的可信度差異很大。

沒有證據能明確指出本文獻回顧中包含的其他麩胺酸受體調節劑與安慰劑或其他藥物之間存在差異。

下一步該做什麼?

從研究結果來看,氯胺酮和艾氯胺酮似乎都可以減輕憂鬱症的症狀。然而,這些試驗都是短期的,所以我們無法得知這些藥物的長期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試驗中,試圖阻止參與者和研究人員得知當下服用藥物的手段並沒有成功,因此研究結果可能誇大了有效藥物的正面療效。

為了模擬現實世界的做法並評估藥物對人體的長期影響,未來的研究應該仔細檢測人們反覆服用這類藥物的結果。此外,也應該進行更多非劣性臨床試驗,將麩胺酸受體調節劑與其他有效藥物而非安慰劑進行比較,這樣才能確定它們是否優於其他療法。

本篇回顧中的大多數氯胺酮試驗中,參與者是通過靜脈注射藥物。這限制了氯胺酮在臨床環境中的廣泛應用,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其他途徑對氯胺酮進行試驗。艾氯胺酮試驗則是較常使用鼻腔噴霧劑,這種噴霧劑更易於使用,若是進一步的監測和試驗確認安全的話,即有可能讓患者在家中服用。而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評估管理,才能得出更可靠和更確切的結論。

翻譯紀錄

譯者姓名:施勇騰 (中興大學,學生)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信箱 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Dean RL, Hurducas C, Hawton K, Spyridi S, Cowen PJ, Hollingsworth S, Marquardt T, Barnes A, Smith R, McShane R, Turner EH, Cipriani A. Ketamine and other glutamate receptor modulators for depression in adults with unipola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Issue 9. Art. No.: CD011612. DOI: 10.1002/14651858.CD011612.pub3.